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时代使命。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大学考察调研,参观了校史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和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民族交往等情况,听取…
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提出了诸多关于政治的经典论断。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阐发了政治的基本含义:“在斗争(我们仅仅谈到它的某些阶段)中,这批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所维护的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而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这里体现了政治的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拥有相同生…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重视思政课、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金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 高度重视思政课。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教育,…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高校第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他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他明确指出,你们思政课在全国是个品牌,…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史,再动员、再部署了新征程上的青年工作。这一讲话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凝结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成果,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其他系列重要论述一起,集中体现了…
[作者简介]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理论难点,也是常论常新的实践热点话题。青年作为时代发展的晴雨表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状况不仅关涉青年自身的成长发展,更关涉党和国家的未来。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环境发生变化,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为此,需深入研究青年…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希望党的青年组织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前进的灯塔,是共青团必须坚守的政治之魂,更是共青团保持最根本、最持久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共青团坚持与党同心、…
习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为新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用真理说服人,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创立之初就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即如何让无产阶级相信马克思主…
原标题: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主要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主要阵地。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就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标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