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就是未来学,因为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是基于对过去的理解。施展的新作《枢纽:3000年的中国》便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上,通过对过去慢条斯理的陈述,进而小心翼翼勾勒未来的方向,并最终回答了“何谓中国”这一核心问题。因此,该书从表面上看是一本历史学著作,然则在实质上恰可以定义为一部未来学著作。 中国是谁?历朝历代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史学家都在不舍昼夜…
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回顾人民共和国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回顾共和国69年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40年来,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神州大地变化天翻地覆,改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从国企改制到民企崛起,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如何体察40年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如何把握顺应历史要求、契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发展脉动?如何探…
《用生命诠释忠诚》不仅系统还原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革命足迹及其成员对革命、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无比忠诚,而且通过对烈士后人的采访,展示了他们优良的家风传承,带给我们深切的感动与深厚的教益。 2017年是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90周年。1927年,中共五大在当时的大革命风暴中心——武汉召开,选举产生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具有…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理性的信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实践运动,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里面都贯穿着一个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信仰,是根本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搞清楚两个基本…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我国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反对教条式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更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不断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答卷人,中国共产党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给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必须大力弘扬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伟大革命精神。 1.“红船精神”是我们党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 1921年,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想建设对于党的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97年来,重视…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