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社会学不但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发现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的策略和路径。 有了问题和看法,还得有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强调的是立场、观点、方法,
摘 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中,政治认知力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性指标,它保障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方向性,避免一个大国犯颠覆性的错误。政治认知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对政治制度决定性作用的认知程度,“飞来峰”式的政治制度,必然导致无效治理甚或国家失败;而根
摘 要:党的历史自信源于战胜各种困难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源于历经挫折所磨砺的意志品质与自我革命精神。强化历史自信的目的,就是要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揭示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内生逻辑;深化对“四个自信”的研究,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历史自信 改革 创新 党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和实践追求。 新疆地处我国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的前沿
价值革命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注意到但尚未系统论证的命题。当前的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正极大地推动着价值革命的不断发生。深入研究价值革命这一命题,对于形成并加快实施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价值何以发生革命 价值革命的实质
在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当前如果从发展要求来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思政课教学肯定还存在不少需要提高的空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提高,但是不能因此就从整体上否认其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有调查显示,当代中国大学生对
摘 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既有助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又统领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道路。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刻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判断和举措,深刻阐述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是引领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
摘 要:自媒体作为新媒体传播方式,不仅在信息大众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构建全媒体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更新传播内容及语言表达,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媒体 马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