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法治

夯实立法“四梁八柱”助力国治民安天下平

2017-03-13     来源: 法制网     作者: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吴乐乐

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2016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依法治国,立法先行。2016年,常委会制定8部法律,修改27部法律,通过7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决议,作出1个法律解释,决定将1件法律草案、3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过去的一年,在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下,常委会通过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依法对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为相关领域改革提供法治保障,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加强执法检查和工作监督等政策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支撑和法治保障。
国治。紧紧围绕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大局稳定,紧紧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立法事项,紧紧盯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在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方面,常委会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审议通过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防交通法,审议了国家情报法、核安全法草案等。在维护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国家统一方面,依法处理了辽宁贿选案,坚决处置了“港独”活动,并对建立国家监察体制进行立法准备。在为相关领域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方面,统筹修改对外贸易法等多部法律,助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些立法、修法、释法工作进一步编密织强了保障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国家安全制度的法律“防护网”,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提供全面且强劲的法治保障,夯实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法治基础。
民安。紧紧围绕为民、护民、利民、安民这四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紧盯事关人民福祉、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以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为核心,铸牢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法治基石。民法典编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民法总则草案已经3次审议。在文化、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中医药法、环境保护税法等,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企业所得税法等。针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感的重要民生问题,常委会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此外,还包括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制度等,多措并举、综合施治,全面做好惠民利民安民工作。
天下平。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和外交工作大局,巩固和完善与有关国家议会定期交流机制,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与俄罗斯、美国、英国等20个国家议会和欧洲议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或政治对话。拓展议会多边外交形式,首次与各国议会联盟共同在华举办亚非国家议员研讨班。全面深化专门委员会、双边友好小组、工作机构以及地方人大等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通过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完善对外交流体制机制,创新对外交流工作方式方法,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为中国同主要大国协调合作的加强,同周边国家全面合作的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的深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与有关国家的和平共处,有力助推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积极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善和完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法治的引领作用无可替代、任重道远。立法工作、法治建设要把握时代大局、回应实践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河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