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思政新闻

打造网络新媒体工作矩阵,推动网络思政精准化施教

2018-07-18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作者: 未知

北京邮电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北京市思政会议精神,严格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网络思政工作作为网络育人的重要途径,整合校内网络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络新媒体工作矩阵,引导学生树立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理想信念,努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建设发展新模式。
探索建立内容领动,技术驱动,深度联动的网络思政工作模式
加强以思政教育为核心,以管理、服务为抓手的内容建设,提高网络新媒体平台活跃度。通过舆情监看、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提高内容推送匹配度。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提高网络思政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改革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做出贡献。
整合网络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络新媒体工作矩阵
将北邮易班网、北邮青年微信公众号和北邮人论坛整合成立北邮青年新媒体中心,形成覆盖全校区、全体学生、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新媒体工作矩阵。
整合之后,在内容上,克服了原来针对同一事件、同一节日、同一内容的重复宣教,形成合力出系列,出精品。在技术上,打通网络新媒体平台后台数据库,为开展大数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在场地保障上,在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分别建立北京邮电大学新媒体中心工作基地。在人员队伍上,将不同新媒体平台团队加以整合,内容建设水平与技术开发实力显著增强。
强化思想引领,着力加强内容建设
宣传学习十九大精神,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时间推出“学思践悟十九,易班解读新思想”、“青春礼赞十九大,易班带你学党章”和“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喜迎十九大”等专题推送,自主开发“学思践悟十九大”app,通过解读、案例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十九大精神。推出“北邮人‘两学一做’”app和“两学一做”题库,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进行分解,配以案例、事迹、图片、音视频等内容巩固教学成果。建设“网上青年之家”网络思政品牌建设,打造多样化学习栏目,设有青年大学习、榜样力量、团务知识、能力自评等多个板块,其中收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青年的寄语,《习近平用典》微视频,团学工作制度、要点总结及通知,红旗团委、十佳团支部的工作经验分享等丰富内容,加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供给。根据学生特点,精准推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创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宣传推送30余篇,阅读量达30000余次。邀请马院教师开设时政解读专栏,开展校园正能量创意文化衫设计大赛,推出“那些年,我们这样过国庆节”系列推送,展现国家的飞速发展与取得的重大成就。学校申报的“构建新媒体矩阵,增强基层组织活力,聚焦内容形式建设,打造全媒体、全覆盖的十九大精准化宣贯体系”荣获“北京高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优秀项目”。
注重管理服务,解决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痛点
抓住时间节点,将新生教育与网络新媒体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开发“易迎新”、“易成长”等手机应用,推出“北邮tips”新生入学图文、视频专辑,涵盖迎新安排、信息登记、安全教育等内容,帮助新生提前参与迎新工作,缩短入学适应时间。抓住管理服务痛点,将学生现实需求与互联网功能结合起来。开发手机端“请销假”、“离返校统计”、“北邮帮帮忙”等应用,有效解决学生请假不及时、请假方式繁琐等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了个人管理效率。开发“iptv-校内网络电视”应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时,有2万余名校内外用户通过这个应用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抓住学业难点,将个体学习与实时辅导结合起来。开发“学霸笔记”、“课件窝”等应用,开设“学霸小课堂”专题视频栏目,组织成绩优秀的同学上传答疑视频、笔记、心得、课件,创新网络朋辈辅导形式,增强学业帮扶效果。
紧抓校内外热点,做好舆情监看引导工作
设立“绿黄红”三色值班制度,梳理重点人物和组织,建立重点关注对象信息库,强化搜索平台,开发“网络邮差”舆情系统,强化报送质量,日常报送注重信息的完整性。突发事件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形成日常报送、专报、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等舆情信息产品。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