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实践研修

乡村振兴 青年作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队 赴北京市平谷区鱼子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暑期实践调研

2018-09-10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汪莙霞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传承、融合和发展创新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为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基因,7月6日,由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猛、王占斌、汪莙霞、唐锡康、常智慧等8人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基因”为主题,赴北京市平谷区鱼子山抗日根据地调研“乡村文化振兴”模式。
7月6日早上6点,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准时从中央民族大学出发,乘车前往北京市平谷区鱼子山村。9时许到达鱼子山村委会,在村委会成员薛长福的引导下,团队成员首先对鱼子山村的革命历史、革命文化、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村民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随后,在薛长福的带领下参观了鱼子山村史陈列室。陈列室内设有悠久村庄、光荣岁月、母亲家园三大主题展区,通过鲜活的图文和实物,回顾、展现了鱼子山600年建村史、发展史,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彰显了鱼子山人爱国、爱家、勤劳、奉献的优良品质,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
 
 
 
下午1点,实践团队继续前往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调研,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展物主要以冀东地区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平谷地区及周边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实为线索,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八路军四纵挥师挺进冀东,古长城下燃起抗日烽火;开展武装斗争建党建政,创建盘山鱼子山根据地;日寇野蛮实行“三光”政策,抗日军民坚持敌后斗争;浴血奋战夺取最后胜利,辉煌业绩永载史册;缅怀先烈继承光荣传统,不忘国耻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大量实物、照片及文字说明,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反压迫、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历程。特别是反映了鱼子山与盘山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英勇不屈,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的突出贡献。“铁北寨,铜南山,打不破的鱼子山”,就是那段辉煌历史的真实写照。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实践团队成员对鱼子山村的革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通过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和村民访谈等形式进一步调查了当地革命文化的现状,红色文化对村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当前红色旅游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建议等内容,获得的调查资料详实丰富,对后期的进一步调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午5点左右,团队成员集体乘车返回中央民族大学。
 
本次调研活动仅是暑期调研活动的部分内容,团队成员后期将会继续对鱼子山抗日根据地的红色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资源价值,总结鱼子山村乡村文化振兴取得的成果,找出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助力乡村振兴。  
撰稿人:汪莙霞   摄影:余竞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