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思政新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全新“打开方式”

2019-06-25     来源: 无线石家庄     作者: 杨素娟 叶琳

课堂内,思政课程有滋有味
周一早晨7时45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崇文楼206教室,离景蕾老师上课还有15分钟,学生们已坐得满满的。开课前的一个环节,是网上签到。只见老师同学同时拿出手机,几秒钟内完成了手势。“猜猜今天的到课率是多少?”老师的话音未落,同学们导口同声地说:“100%!”随即,教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和掌声。趁着活跃的气氛,课堂PPT打开,一堂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云班课”开始进行,新闻播报、时政述评、举案说理、举案说法、主题演讲、主题辩论……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
翻转课堂,学生唱主角
同一时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实训课堂,专任教师马红英正在为学生们上《金属切削方法与设备》中的“刀具刃磨”一课。在讲述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马红英恰如其分地引入了“倪志福钻头”经典案例,从分屑槽钻头的优缺点讲到“倪志福钻头”的发明,从加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讲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从爱国主义讲到工匠精神,讲述者激情澎湃,听课者热血沸腾。课都结束了,学生还舍不得离开。“听马老师的课,让我知道了专业、理性与情怀是可以并存的。”一位同学不无感慨地说。
机械课堂飘出“思政味道”
实训课上,学生们积极动手操作
“思政课以1:1的时间比例分配理论讲解和开放式交流的时间,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把课堂交给学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景蕾说,不断丰富和创新的课堂形式,使一批有趣味、有温度、有特色的思政课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涌现出来。这些思政课形式新颖,设计多元,内容鲜活,效果显著,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中接受了知识、学到了真理、养成了信念,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网红课”。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基因元素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惠欣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思政基因工程”,2019年提炼出近50个思政基因元素,100余个教学案例供所有教师学习使用,搭建思政课和各级各类课程之间的理论联系桥梁,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其它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问题,使所有课程都散发出“思政味道”,实现全课程育人,形成了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实训践行工匠精神
课堂外,思政教育无处不在
同一日,在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内的一间简易的录影间里,一档“思政大家谈”访谈节目正在录制。一个茶几,两把椅子,两台摄像机,两台照相机……设备虽然简陋,节目却很专业。
镜头内,主持人和嘉宾谈论的,是教师和学生们社会实践的故事。而镜头外,我们了解到,这个节目已录制播放近20期,观众覆盖全院17000余名师生,在师生中有很高的知名度。
“思政大家谈”节目录制现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既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令,也是各高校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冲锋号。如何才能把国家、省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特别是深化到每一名师生的头脑中,是我们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组宣部部长张树哲说,在进行教育培训、加强研讨交流、实行强化督导的过程中,大家想出了一个共同谈思政、出主意、想办法、做交流的“金点子”——通过搭建一个发声与共享的平台,引导全院师生共同想思政、话思政、做思政,从而将思政观念真正根植到每一名师生的头脑中。
这是“思政大家谈”访谈节目创办的初衷,也是其不断前行的动力。
师生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收看“思政大家谈”
“我们一般都是紧跟思政形势与政策,有针对性地确定访谈嘉宾,再根据嘉宾的职务、工作性质、个人特点等初步确定访谈提纲。在此基础上与受访者进行反复沟通,确保每一次访谈都有深入的思考、实际的内容、参考的价值。”“思政大家谈”主持人吴培培说,走进演播室,面对摄像机镜头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对于很多师生来说,比走上讲台面对台下无数双眼睛还要紧张。“这种感受真的不一样,逼着自己不深入思考、不认真准备都不行。”
“思政大家谈”谈的是思政,说的是心声,想的是育人,悟的是道理,聚的是精神。
在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45分钟”的课堂之外,“思政大家谈”之外,师生们还搭建了“信工思修”“信工观天下”“概论论坛”等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推送时政信息、热点新闻、理论成果;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思政课课堂;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西柏坡讲解、慰问贫困老人等形式,引导师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课前十分种”很受学生欢迎
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是思政大课堂
打破围墙限制,思政课走出教室,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打破思维限制,思政课实了、活了,课程育人取得有效突破。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