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宣言精神 践行育人使命——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7月17日,由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传承宣言精神 践行育人使命——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育人使命,争做《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共同为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揭牌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讲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致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作大会主旨报告,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沈炜出席会议。作为党的初心使命专门研究机构和党史党建思政育人的重要智库,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成立。周慧琳、翁铁慧、徐光春和焦扬共同为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揭牌。
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讲话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周慧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是复旦的大事,也是上海的大事;既是对复旦师生的肯定和勉励,也是对全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锤炼意志品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反复学习、深刻体悟。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不断创造新精彩,续写新荣光;要更加坚守初心使命,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扎根人民、服务人民,让初心持续照亮砥砺前行的航程;要更加坚持拼搏奋斗,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状态,不畏艰难,奋发有为,完成好中央赋予上海的新使命新任务。
周慧琳就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化研究阐释,为《宣言》精神赓续鼎新做出上海贡献。要着眼建党百年,集合“五路大军”,发挥好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以及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核心阵地优势,推出更多有较大影响的理论著作和理论文章,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二是要传承红色基因,以“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接续红色文化主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成后,要进一步与《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等红色文化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网,进一步彰显上海作为“党的摇篮”的特殊重要地位,让红色基因更好融入城市血脉、根植人民心中。三是要融入“四史”学习教育,为完成好总书记赋予上海的使命任务凝聚精神力量。要持续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进一步坚定全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全市人民群众自觉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在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中书写新篇章。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讲话 本网记者 陈炼/摄
翁铁慧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既是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弘扬陈望道老校长追求真理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体现,以党员志愿服务队形式宣讲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做法值得全国高校学习借鉴。我们要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体味真理的味道,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感受信仰的力量。要从红色基因中挖掘教育资源,从历史传承中激发使命担当,从榜样示范中突显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一位党员都能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同时,我们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引导师生在品读经典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学习“四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拼搏奋斗中投身强国伟业,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焦扬提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既为研究宣传阐释《共产党宣言》精神提供了新的土壤和养分,也为新时代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指明了方向、赋予了使命。新时代的“宣言精神”忠实传人必须具备不断追求真理、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信仰,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投身强国伟业、矢志拼搏奋斗的先进品格,坚持与时俱进、胸怀人类命运的开阔视野。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我们应强化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之根;传承红色基因、夯实崇高信仰之基;深化三全育人、塑造立德树人之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固信仰之源。明确对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最好的落实、对“宣言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宣言精神”忠实传人,把党和人民的伟业接续奋斗下去,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作大会主旨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徐光春表示,《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改造社会、发展经济的思想,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起到领航和奠基的作用。陈望道同志作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著作推向上海,推向全国,其翻译工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中文全译本的问世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加劲,为中国共产党建党领航,为中国革命英才筑魂,为中国革命的深入开展发力,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发挥了引领思想、激励精神、鼓舞斗志、凝练意志的作用。在新时代,复旦大学全体师生党员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做得更实,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的殷切期望,让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高高飘扬,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大地上发展得更好,发挥出更强大的优越性。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作大会总结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主持会议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会上,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汉宁、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闻发来视频致辞。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作大会总结报告,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主持会议。陈志敏表示,会议做到了线下和线上相结合、专家和青年志愿者共同研讨以及学习和学术并重。成立望道研究院是一个重要的起步,我们应继续深化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推进育人工作开展。
激励当代青年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晓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学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书记兼副馆长尤玮、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国希,以及《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代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郑要分别作大会专题报告。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玉刚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晓明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学明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吴晓明表示,要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都需要借助理论与历史。应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做到理论与历史的统一。陈学明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逐步走向这个目标,复旦大学成立《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以及望道研究院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冉表示,我们应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把握好青年之信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及塑造方法,认真落实“四史”学习教育工作,培养有信仰、信念、信心的时代青年。尤玮认为,百年的发展历程使我们对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真理的味道为何是甜的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们应激励当代青年继续做好真理的守护者和践行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笃志行远,扬帆逐梦。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书记兼副馆长尤玮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王公龙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师分享了4点教学体会,一是要扎实研究,学深悟透宣言精神的真理;二是要精益求精,打造宣言精神的精品课程;三是要提高实效,探索讲好宣言精神的教学新路;四是要引导好青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国希认为,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坚定的精神支撑,避免“空心病”。如此才能达到总书记在回信中所强调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郑要认为,作为宣言精神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要吸收精神之钙,提升科学素养;要把握信仰之源,强调价值导向;要牢筑理想之根,践行初心使命;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根有魂的马克思主义青年,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国希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代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郑要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玉刚教授主持专题报告环节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据悉,今年是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复旦大学党委抓住宣言中译百年这一契机,启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推进陈望道研究和“宣言精神”的宣传研究阐释,把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血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培养好接续奋斗者。
参加“传承宣言精神 践行育人使命——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之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参加“传承宣言精神 践行育人使命——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之二 本网记者 陈炼/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