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教学改革

重磅预告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1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

2020-10-19     来源: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 中心办公室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深入理解和把握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把革命精神传承好、发展好,推动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导下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1期即将举办,来自北京、河南、湖北三地高校的8位优秀青年教师将共同为大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我们热忱欢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研讨交流。
论坛主题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
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10月31日9:00-17:30
地点: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
主持人
张     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共青团中央全国“青马工程”理论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和人的现代化。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50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通往人的全面发展之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十余项。曾荣获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扬帆资助计划”。
王一平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曾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案例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三等奖、河南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河南师范大学首届教职工师德演讲比赛三等奖、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先后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师范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专著《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育研究》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讲嘉宾
杨子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国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校团委负责人。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B岗)。在《人民日报》等核心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全国学校共青团年度优秀研究成果特等奖。
交流题目:课堂“革命”中的“革命精神”
赵晓毅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国外社会科学》《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法治论坛》等学术期刊以及《法制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编《宪法学》《法治基础》等教材。获河南省“学宪法讲宪法”冠军指导教师奖,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高校思政组特等奖,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
交流题目:以革命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李海涛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决赛特等奖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省级以上项目9项,出版专著1部。在《历史教学》《理论与改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交流题目:红旗渠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丁亚仙
商丘师范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法治与政党研究。在《理论学刊》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篇,主持厅级课题三项,参与省级课题两项,获省级优秀社科项目奖一项。2020年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20年加入河南省青年讲师团,承担理论宣讲工作。
交流题目:从革命精神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
刘水静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术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多项,担任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近年来,围绕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基础”课教学研究等课题独著、合著、参编著作1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学与研究》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交流题目:新时代抗疫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扬与升华
邢淑莲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省教改项目一项,参与编著3本著作。曾获得河南省教学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18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2018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评比三等奖,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等奖项,被评为2018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交流题目: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
侯丽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文化理论、社会思潮。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州学刊》《河南大学学报》《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曾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河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入选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人才支持计划。
交流题目: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对革命精神中人民性特质的思考
刘宁静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河南省第三批青年理论宣讲骨干。2018年获河南省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决赛特等奖;2020年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一等奖;2020年获河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交流题目:在“原理”课中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专家点评
蒋占峰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政课教学、“三农”问题与社会治理等研究。担任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带头人、河南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系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团河南省委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思政课优秀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主持课题30多项、教改项目7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特等奖、河南省思政课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特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
张向东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咨询专家、河南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执政党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三项,省部级项目四项。在《政治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多篇。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技术团队设计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网络直播平台。
网络直播网址:qj.bjcipt.com
 
指导单位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    北京市教委
主办单位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承办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支持单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河南师范大学
热忱欢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参加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