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1期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

2020-11-04     来源: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 中心办公室

2020年10月31日,为深入理解和把握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把革命精神传承好、发展好,推动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导下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红旗渠干部学院协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1期在河南林州举行。来自北京、河南、湖北的八位优秀青年教师围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教学展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蒋占峰和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向东担任点评专家。来自河南省的近百位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现场参加了论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同步收看了论坛直播,浏览量高达130922。
论坛开幕式由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福运教授主持,他介绍了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以及论坛的主题设置和议程安排,并对现场及同步收看网络直播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表示热烈欢迎。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副处长徐军保,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教授,红旗渠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建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宋学勤教授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赵国祥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领导和青年教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创新中心的支持和肯定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思想源泉。本次论坛主题高度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要求,非常契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主题,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革命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
徐军保在致辞中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支持和信任表示感谢,对河南师范大学的辛苦承办表示慰问,对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河南省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并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的贡献。
刘建勇在致辞中向在场的领导、专家、同仁表示问候和欢迎。他强调,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生动写照,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红色资源“富矿”。红旗渠干部学院建院以来紧盯自身目标定位、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开放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加强与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让红旗渠精神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增添一抹红色,努力为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宋学勤在致辞中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的建设成就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总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河南师范大学和红旗渠干部学院为筹办论坛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她指出,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是革命精神不断发扬的历史,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在内的众多革命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开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展示意义非凡,思政课教师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为建设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继续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智主持了上午的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子强副教授以“课堂‘革命’中的‘革命精神’”为题进行了分享。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学“八个统一”的根本性要求,提出要把革命精神讲实、讲深、讲准、讲透,必须把握史实与史识、信念与信仰、共性与个性、时空与时代四对关系,将革命先辈的精神和当代青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敬畏心、同理心、上进心、平常心和自信心,将革命精神转化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竭动力,为在思政课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讲好革命精神提供了借鉴。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晓毅老师以“以革命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为题进行了分享。她围绕理解、认同、传承三个关键词,把抽象的革命精神同具体的革命事迹结合,生动讲解了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信念坚如山,有力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指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从具体的内涵到理论,回到现实,实现价值的引领,为思政课教师讲好革命故事,在思政课教学中砥砺青年一代弘扬革命精神提供经验借鉴。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涛副教授以“红旗渠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思考”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深刻分析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内涵,并结合“基础”课的相关内容,从时代新人、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模范等方面讲述了与红旗渠精神的有机融合,着重阐述了理论加故事、主导加主体、课堂加实践的教学方法,为促进红旗渠精神更好地融入“基础”课教学作出了积极探索。
商丘师范学院丁亚仙老师以“从革命精神看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为题进行了分享。她基于“概论”课教学以及个人思考,从革命精神中 “以人民为主体”思想、“以人民为动力”思想、“以人民为目的”思想三个层面探讨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的鲜明立场,提出革命精神鲜明地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精神价值、精神成果,为思政课教师讲清楚革命精神背后所呈现的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原则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专家点评环节,蒋占峰教授对四位“青椒”的表现予以高度肯定,认为他们充分体现了可信、可靠、可敬、乐为、敢为、有为的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无论是讲授“课堂革命”课中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还是以革命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都兼具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设计合理的特点。此外,他对每位“青椒”的展示都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并对青年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务必研究更深一些、务必结合更准一些、务必斗争精神更强一些的重要期许,共同促进思政课越办越好、促使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在彩蛋环节,与新中国同龄的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老先生分享了修建红旗渠的故事。他认为,只要有红旗渠精神,什么工作都能完成,什么工作都能做好,真挚的话语令人感佩,为在场师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一平老师主持了下午的论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水静副教授以“新时代抗疫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扬与升华”为题进行了分享。他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以实际数据论证了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巍峨丰碑,从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五个层面论述了抗疫精神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并提出把抗疫精神转化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胜信念、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夺取新胜利的实际行动,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优势,为思政课教师理透、讲好抗疫精神提供了积极参考。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淑莲老师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为题进行了分享。她系统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提出抗美援朝精神为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并介绍了包含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思政课教师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侯丽羽副教授以“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对革命精神中人民性特质的思考”为题进行了分享。她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人民导向、人民立场、人民中心三个层面系统论述了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崇高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以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温暖底色,指出人民是革命精神形成的逻辑起点、价值主体以及活力之源,要在情感上与学生做出回应,坚持革命精神与革命实践的统一,为思政课教师在革命精神教学中破清学生的理论迷雾提供有益启示。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宁静老师以“在‘原理’课中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题进行了分享。她以在“原理”课中融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可能性、必要性、具体方法上的探索和实践三个维度展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原理”课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依托,指出讲授“原理”课本身就是一个彰显革命精神的过程,为思政课教师在“原理”课教学融入和展示革命精神树立了良好示范。
在专家点评环节,张向东教授分享了对论坛的总体感受,认为应当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相关内涵加以阐释和说明,明确主体、准确定位、凝练特征,同时坚持论从史出,避免脱离革命的历史实践,出现碎片化倾向。他表示,“青椒”不但不青涩,而且有激情、有活力、有感染力、有号召力。他对四位青年教师的展示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提升。
在会议总结阶段,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福运教授表示,八位“青椒”的精彩展示和两位“老椒”的精彩点评,为大家带来了难忘的视听盛宴,增进了思政课教师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运用革命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价值等问题的理解。他还表示,河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利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河南省丰富的红色资源。此次承办青椒论坛充分体现了教育部社科司和论坛各主办单位对河南高校,特别是对河南师范大学的关心和信任。同时,他也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表示感谢,希望以此为契机,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更好的交流平台。
至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1期圆满收官。现场观看论坛的老师表示,明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此时研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正当其时,非常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特别是给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注入了新思考。也有老师指出,八位青椒的教学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专家点评更是鞭辟入里、精彩纷呈,令他们获益良多、深受启发,进一步坚定了在思政课教学中传承好、发展好革命精神的信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是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面向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打造的品牌活动,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沟通平台,帮助其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