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表彰了在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中涌现出的
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
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和个人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获评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什么是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与直接领导下成立的首批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自2015年启动建设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建设好教师队伍,把课讲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关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方向和重大需求,坚持以“高端品质、精实工作和尖端技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依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及北京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上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中心搭建了内容完善、功能齐备、技术领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平台,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相关科研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经验和新做法,为新时代的理论宣传打造了“人才的高地”、搭建了“资源的平台”、插上了“技术的翅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谈到各地各高校尤其是北京市的有益探索时,总书记专门提到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这是对中心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中国人民大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有何突出成果?
一、
坚持用党和国家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铸魂育人
聚焦理论宣讲“讲什么”
一是开展“学习大家谈”,汇聚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和特级教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实践要求等进行深入解读、科学阐释,发布119部微课视频,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供教学示范。录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精讲。
二是承办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活动,自2019年4月起邀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名专家,以“思政大课”的形式、采用专家现场授课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学,引领思政课教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拓展和深化。“周末理论大讲堂”以其深刻的理论性、突出的时代性、鲜明的生动性、极强的针对性而深受线下听众推崇、备受线上观众追捧,已成思政课师生每周五下午翘首以待的“知识盛宴”和“思想大餐”。目前已举办44期,在线直播浏览总量超过135万人次。
三是上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教学案例”专题网页,通过集中力量组织开发一批经典案例、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编写一批案例、鼓励学生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实践中发现一批案例,打造一个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学案例库,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工程,运用生动案例和实践阐述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
助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回答理论宣讲“谁来讲”
一是是搭建资源平台,打造“能量枢纽”。中心持续汇聚海量、优质教学资源,持续建设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丰富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效便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平台、科学权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及时全面的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以及受教育部社科司委托建设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并同步推动实现平台核心功能的移动化,为思政课教师“增势赋能”。
二是提供即时资讯 ,建设“信息驿站”。中心研发上线思想政治理论课资讯平台,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即时资讯服务。资讯平台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前沿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趋势,以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注的热点、焦点为指针,目前共计更新1万余条资讯信息,成为国内汇集、发布、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最新讯息的重要渠道。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心上线“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专题网页,为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凝心聚力。
三是创办学术刊物,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学术成果共享平台。《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目前出刊26期,刊载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类成果674篇,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窗口。
四是汇聚获奖视频,提供硬核思政教学范本。按照教育部社科司的统一部署,在教育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139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视频在“平台”全面上线,中心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汇聚丰富教学素材,优秀教学视频资源全面开放供教师参考学习。
五是创办品牌栏目“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助力青年教师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青椒论坛”采取与京外高校合作、京内高校青年教师与承办地青年教师联袂进行教学展示的模式,邀请思政课青年特级教师、课程竞赛获奖者探讨教学理念、研讨教学技能、交流教学心得、解决教学难题,展示风采、树立榜样。目前,已举办21期,浏览总量超过60万人次。参加“青椒论坛”的教师中,已有8位“青椒”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中国精神的故事。
三、
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
探索理论宣讲“怎么讲”
一是聚力攻坚,提供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攻克方案。根据教育部社科司统一部署,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8年版教材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网络公开课视频征集活动,得到教育部多项重点课题成员和“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依托中心平台发布教学重点难点视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破解教学难题提供助力。
二是契合时政方针推进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心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教学资源的“供给侧”上下工夫,不断积累和提炼鲜活案例、生动故事和宝贵素材,以广大一线思政课教师的理论需求为导向,及时推动最新思想、最新精神进课堂。比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线“迎接七十年 诵读新思想”系列视频专题网页,制作“辉煌七十载,共筑中国梦”VR精品课件。系列疫情防控公开课“在经历中学习”和“在比较中学习”,上线学习强国首页,浏览量达1500万人次。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指示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活动,目前已举办4期,直播总访问量57万人次。
三是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化资源整合性、资讯传播的即时性、线上学习交流的互动性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网络直播、VR等先进技术,实现先进技术手段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中心依托技术优势设计开发网络直播系统,打造线上直播与线下举办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网络直播形式新颖、传播效果良好、受益面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收看。开发手机移动端互动课堂系统,实现全员互动、精准教学、教评一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四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凝聚理论宣讲的聚合力。中心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按照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先后举办了“赓续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首都师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专场宣讲会”、“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思政课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7场“同备一堂课”活动,在线直播总浏览量达20万人次。全市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集体收看、集体参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
高端品质 精实工作 尖端技术
扎实推进 成果斐然
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将继续坚持
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宣讲党的十九大和
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