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10月25日,第十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共同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思想政治课研究》编辑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协办。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思想理论教育》主编汪歙萍,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分别致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玫主持会议开幕式。
提升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成效
殷耀提出,2020年恰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校60周年,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国际经贸专门人才培养的财经类高校之一,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疫情期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将抗疫元素融入思政教育,学院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希望学院抓好本次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协同攻关,进一步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成效。
向波涛表示,本次论坛是特殊时间召开的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全国各高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敏锐抓住契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有创新、在实践上有突破。
汪歙萍认为,《思想理论教育》杂志有义务、有责任担当起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及时跟进、专门组织抗疫学术专栏,从学术角度发出思政工作者的声音。高校思政研究者都较早考虑了将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这场全民抗疫的伟大实践中涉及到的诸多话题开展了研究,既丰富了理论研究,又提出了一些实现对策。围绕一流智库的建设,我们会与各位同心协力、共同前行,为推动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出更大贡献。
李昕提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持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战线始终坚持用新思想铸魂育人,围绕疫情防控下思政教育开展系列创新探索,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的深度实践,运用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际案例,切实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使理想信念入心。
将战“疫”元素融入思政教育
与会专家学者在本次研讨会上围绕战“疫”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及路径、疫情防控展现新时代中国精神、疫情防控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疫情防控与大学生品德养成、疫情防控与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以及疫情防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议题作了学术交流。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柏生教授围绕“疫情防控所蕴含教育资源开发的方法论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围绕“抗疫精神的时代蕴涵”、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教授围绕“疫情防控中的思政元素的发掘”、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沙军围绕“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围绕“推进抗疫精神进思政课的几点思考”、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围绕“疫情防控与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国希教授围绕“抗疫精神的集体主义内涵”、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辉教授围绕“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大会主旨报告阶段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主持。
在大会发言阶段,上半场由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文斌教授主持。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围绕“战疫比较中的政党制度自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教授围绕“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战胜疫情的启示”,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力教授围绕“疫情防控与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彰显”,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教授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与增强‘四个自信’研究”,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九教授围绕“从愚公移山看全民抗疫”,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毅翔教授围绕“从自适、自觉到自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质与发展趋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秦淑娟教授围绕“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卢艳香教授围绕“用‘疫’‘情’讲好思政课”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苏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中之教授对大会发言作了点评。
大会发言的下半场由《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主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围绕“疫情防控下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若干思考”、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史巍教授围绕“疫情条件下民族主义思潮的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湖北经济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继伟教授围绕“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治理”、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围绕“疫情防控与构建生态向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陶倩教授围绕“抗疫志愿服务与青年成长”、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围绕“伟大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山东理工大学刘东锋教授围绕“网络‘Z世代’青少年信仰风险致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维国教授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在防范化解高校重大风险中的作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柏才教授、《思想政治课研究》主编曹景文教授对大会发言作了点评。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兼分教指委主任、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吴潜涛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作闭幕式总结发言。大会闭幕式由秦淑娟主持。
吴潜涛提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创立于2011年,论坛始终立足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每届论坛都把握政治站位,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要,扎根教育实践,凸显了论坛的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的鲜明特色。本次论坛共收到186篇论文,以“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围绕疫情为何融入、融入什么以及怎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三条主线,充分发挥了特殊时期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实践的积极作用,为新时代培育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论坛这一平台,积极交流研究成果,畅所欲言地开展学术讨论,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祁明表示,我们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本次论坛为进一步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50余所高校和单位的200余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家学者、100余名学生出席会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致辞 主办方供图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思想理论教育》主编汪歙萍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玫主持会议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兼分教指委主任、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吴潜涛作闭幕式总结发言 主办方供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作闭幕式总结发言 主办方供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秦淑娟教授主持大会闭幕式 主办方供图
参加第十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专家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