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以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再一次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他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许多外国政要和海外社交媒体纷纷点赞“中国优势”。优势,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九届四中全会归纳的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都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今天,“制度优势”,“中国优势”已被公认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的最大法宝和最大底气。但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今天的自信和底气可不是从来就有的。100年前的国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这种底气和自信。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就感叹,“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一、百年前中国的“百事不如人”
胡适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胡说”呢?这要从近代中国历史讲起。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扩张,屡战屡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还有庚子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我们都打败了,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各个阶级和阶层纷纷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并拿出自己的救国方案。
首先是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提出“器不如人”。认为中国连续失败,问题出在技术不行,所以要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然而洋务运动30年,却被实践检验是失败的,洋务最大的成果,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又提出“制不如人”,认为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制度出了问题。康、梁的戊戌维新,主张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然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内不能统一,外不能独立。对内是四分五裂的军阀专制统治,对外是“巴黎和会”上的屈辱外交。
于是有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 “文化不如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胡适他们认为中国的问题不仅是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思想文化也不如人,就是胡适说的,“百事不如人”。所以他们提出我们不仅要学习科技、制度也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开展新文化运动。
二、抗疫阻击战中凸显的中国优势
1、从“技不如人”到“硬核科技”
硬核科技首先体现在火神和雷神速度。3.4万平方米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3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12天完成。中国速度让世界震惊。英国广播公司(BBC)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等国外媒体和网友纷纷将火神山医院称为“奇迹医院”。 医疗卫生领域的远程会诊平台,超声机器人远程诊断、5G医护助理机器人、负压新风系统等。交通运输领域的5G+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异常人员轨迹追踪系统、5G测温巡逻机器人等。生活服务领域的智能物流,远程办公,在线课堂等。这些硬核黑科技无不体现出中国的科技优势。
2、从“制不如人”到“制度优势”
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组织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采用“一省包一市”的方式,16个省对口支援武汉以外的湖北省其他地市; 封城”一声令下,民航、铁路、客运、轮渡、地铁、公交说停就停;全国统一调度疫情防控物资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疫情发生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打赢抗疫阻击战。广大医务人员不计生死、驰援武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岗位,保障民生和城市正常运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捐款捐物等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疫情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清醒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加积极主动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群众工作路线,都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制度优势。
坚持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制度优势。疫情发生后,习主席对军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民军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一时间抵达武汉疫情防控第一线,有序有效展开各项救治工作。驻湖北部队担负起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管理使用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全力收治首批确诊患者。军队的科研机构也在加紧开展对疫情防治的科研攻关。人民军队积极支援疫情防控,对广大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阻击战产生了极大的鼓舞,大大增强了打赢阻击战的信心和勇气。
3、从“文化不如人”到“中国精神”
这次疫情阻击战,必将给中华民族精神再添一笔宝贵财富:抗疫精神。这是一种不破疫情誓不返乡的,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伟大斗争精神 。 白衣天使们不计生死,不计代价守护中国,温暖人心。这是一种风雨同舟的团结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分片包干、挨家挨户地走访、排摸登记情况,志愿者们为居家隔离的居民买菜送菜,完美诠释了风雨同舟的团结精神。这是一种高度守纪,顾大局的精神。春节期间,人们自觉地少出门或尽可能不出门,减少聚会或不聚会,以高度守纪的大局意识抗击疫情。还有不少企业甘冒亏损的风险,推迟复工,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在他们身上,彰显了灾难面前高度守纪顾大局的精神。
三、百年沧桑巨变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优势
在近代国人感到“百事不如人”,万念俱灰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在在上海成立了。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今天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奇迹令世人惊叹。而创造奇迹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结论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一结论再次得到验证,得到完美的诠释。
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亲自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有力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我们的“定心丸”。
中国共产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他具有强大凝聚力,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她能将14亿人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实现全国上下一盘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一盘散沙,则体现不出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这种巨大的凝聚力,来自于党的初心和使命“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正因如此,人民才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跟党走,才形成了今天万众一心的局面。有了这种初心和使命,党就能不断地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回应疫情中发生的问题,弥补疫情中暴露的短板。就能发挥出强大的组织能力,发挥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员,就有各级党组织的坚定有力的领导。
(杨芳,博士,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