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群众路线·多方联动——决胜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时间: 作者: 李浩 谢丹丹 来源:本站原创

李浩 谢丹丹: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在疫情防控决胜的紧要关头持续发力
2019年12月8日,武汉卫健委通报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20年1月31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均出现确诊病例,到2020年2月12日,全国累计确诊已达59882例,累计疑似病例13435例,新冠肺炎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式增长。
面对疫情来势汹汹,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并三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并采取重要举措,全国人民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员、志愿者出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角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看到了多方联动治理体系的强大动能所带来的强大抗“疫”效能。从2020年2月12日开始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开始逐渐回落,疫情态势呈现向好的趋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需各方持续发力。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当下,正处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正视党的引领作用、坚持群众路线、发挥多方联动的治理体系优势是决胜的关键,必须抓好这些重大方面,坚决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确保全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党建引领发挥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无穷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建是引领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疫情防控的引领核心和龙头,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采取了积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疫情工作开展发表一系列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多次下发文件为疫情防控提供政策部署和政治保证,专门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对武汉采取统一指导的同时加强对各个省市防疫工作的领导,在坚决贯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理念的同时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保供,在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同时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将疫情防控和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作为重中之重。2020年1月28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指出,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系列决策、一系列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象征,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实践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严峻的抗“疫”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量和组织力量是决胜的核心和龙头,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基层社区志愿者党员则是战役胜利的先锋和排头兵。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省、市、县、乡、村以及各个部门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秉持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主动请战,冲在一线。他们是河南“硬核”村支书,是年逾60岁主动请缨的女党员孟庆华,是疫情“吹哨人”李文亮,是最美基层志愿者。在疫情发生以后各级党组织积极服从党中央安排,响应党中央号召,同心织密“防护网”,勇作群众“守护者”,将党支部建在治理防护的网格上,将党员群众融在治理防护的网格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岗”、“党员监督岗”,从关卡入口严查,到社区、村庄的挨家挨户排查,广大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等先锋战士以严防死守的精神形成防控合力,共同抗击疫情,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抗疫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全体人民输送了抗“疫”必胜的信心,为这次战“疫”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
三、新时代群众路线是打赢人民战争的制胜法宝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历史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观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他也提到过,“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新冠肺炎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论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民群众是消灭疫情的生力军,是决胜疫情最强大的力量。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成功打赢了“淮海战役”,度过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正是这些成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人民群众强大的历史作用和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这一次大考和危机,全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迅速凝结起来,共同抗击疫情,彰显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以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以来,全社会自发向湖北重灾区捐款捐物,河南、山东、山西全国多个省份纷纷向武汉伸出援手;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京东联合中华慈善总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影视明星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捐款捐物;各地医务工作者,抗疫专家,志愿者接连不断驰援湖北,医疗队一批又一批,志愿者一个接一个,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令人震撼的磅礴力量。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不仅是是疫情的受害者,更是物资的捐赠者,在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他们还承担着监督的角色,对推诿不前,官僚注意和形式主义严重的领导干部及时揭发,为抗疫工作顺利开展扫清障碍。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更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这场建国以来波及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疫情面前,只要坚决的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力量,将党、科研人员、全体人民牢牢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和总体战。
四、多方联动的治理体系彰显治理制度的总体优势与精准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一次综合性大考不仅是对党和全国人民的考验、更是对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的考验。决胜这场战役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总体来说,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优势、精准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蕴含的强大治理效能为基础进行战略执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领导和安排下,全国各地多方联动,全面布局,开展疫情防控。党中央,各省、市县、乡、村层层联合,司法部门、执法部门、医疗机构、志愿组织层层把关,主动参与,自觉担责,全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充分体现了治理体系效能和制度优势。“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在这场疫情大考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的人民战略、全国一盘棋的总体战略部署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合力指向疫情,取得了重大进展,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优势。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疫情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优势体现在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决战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仅体现了治理制度的总体优势,也充分体现了治理制度的精准优势。党中央在坚决抗战疫情,决胜疫情大考的同时兼顾发展经济,决战脱贫攻坚,疫情政策制定相比之前一刀切越来越法治化,科学化。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渐渐回落,各地纷纷复工复产,面对不同严重程度的疫情状况,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多方联动治理体系引领多方力量联合参与,精准施策。司法机关对应司法监督执行,为防疫工作提供司法支持;医疗机构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防控治疗;科研机关加紧成立攻关组,努力推进防控新冠肺炎药品的研发。马克思曾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多方联动的治理体系和制度优势将决策部署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全国人民响应号召,挺身而出,以崇高的人道主义和应尽的责任义务坚守阵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在应对这次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集中领导的作用,把守护人民健康的责任担在肩上,主动、坚决地抗击疫情,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打赢防疫战争进言献策、志愿奉献,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社会组织不遗余力,众志成城,坚决履行社会义务,为抗击疫情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黎明已经出现,但疫情还未全胜,后期的疫情防控工作要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领导,紧密团结在人民群众的周围,坚持多方联动,决胜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