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战“疫”凸显中国制度六大独特优势
时间: 作者: 尹世尤 来源: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尹世尤庚子新春,病毒突袭,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疫情发生后,党中央临危不乱、科学决策,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同心战“疫”,取得防疫抗疫阶段性重要成果,实锤证明了中国发展道路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而独特的优势。
 
一、凸显党的集中统一和全面领导的独特制度优势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综合研判疫情,果断科学决策;党中央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及时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从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到提出分区分类指导做好各地疫情防控工作;从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到中央指导组深入一线指导督查;从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到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从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复工复产;从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到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从“静态管理”、“社会防控”,到“动态管理”、“精准防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健全、反应果断迅速、运转高效有序、执行坚决有力。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大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对此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赞叹道:“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我印象深刻,这正是中国制度的优势!”
二、凸显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
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和集中各方面力量攻坚克难。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就指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一声号令,党政军民齐行动,各方力量速集结,潮涌武汉和湖北,助力全国防疫抗疫。从财力看,中央财政直接拨款超千亿,相关部委减费免费、降税免税惠民生助生产。从物力看,医疗技术设备、医用防护物资、生活保障物资、基本生产资料等,源源不断运往鄂中。从人力看,党员干部力量、医护人员力量、医疗技术力量、科研攻关力量、军队警察力量、建筑工人力量、新闻媒体力量、企业生产力量、快递小哥力量、交通运输力量、后勤保障力量、社区工作者力量、志愿者力量、人民群众力量,更有全国19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地市的力量……这一股股力量依托国家制度体系在极短时间内汇聚成防疫抗疫磅礴力量。难怪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感叹:中国的协调优势是几年前我们无法想象的!“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当然也一定会是我们最后战胜疫魔的重要法宝。
三、凸显以人民为中心、靠人民执政的独特制度优势
人民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立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防疫抗疫全过程。面对突发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打一场防疫抗疫的人民战争。疫情发生后,党中央下指示、提要求、定计策、出实招,解民忧、舒民困、暖民心、聚民力。对新冠肺炎患者,千方百计扩增收治床位,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对其他疾病患者,做到急重症救治有保障、慢性病用药有供应、一般患者就医有渠道;对医务人员,出台关心关爱系列举措,及时有效排解他们的现实困难和后顾之忧;对人民大众,保供应稳物价,保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强化兜底保障,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对高校毕业生,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就业工作;对志愿者,开展关爱保障行动;对中小微企业,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对农民农业生产,取消不合理限制,确保不误农时;对流动劳务人员,精准施策,助力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民生为要,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仁爱之心和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在保障民生的同时,党中央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战“疫”防线。在党中央号召和统一调度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构筑起抗击疫魔的白衣长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展现新时代英雄本色;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自发参与联防联控;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不惧风雨、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强信心、暖人心、鼓士气、聚民力;科研团队争分抢秒、合力攻关,检测试剂、药品药物、有效疫苗同步开展研究;设计建筑人员连续作战、拼命硬干,高质量建好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奔走于街道巷口所有需要的地方;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和人大、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等主动担责、协同配合;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慷慨解囊,纷纷捐款捐物……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是战士。正如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时所言:“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举国行动,全国上下一心,全力应对,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紧紧依靠人民,奠定了我们打赢防疫抗疫战争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四、凸显全体人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独特优势
面对突发疫情,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抗“疫”,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大发扬,也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战争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独特制度优势。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中华儿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爱祖国护华夏,敢担当勇奉献,中国人天生就有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对家庭和社会的义不容辞的道义和责任。所以,面对疫魔肆虐,中国不同行业的民众展现出了惊人的集体行动力: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医务人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军队警察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不辞辛劳、甘于奉献,普通群众自觉宅家、把家当战场……这一切从根本上都是源于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的爱。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也涵养了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友爱精神,坚韧不屈、敢于抗争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坚强乐观的革命英雄主义。面对疫情,每一个中国人都被动员和组织起来,他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他们信心坚定、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他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能在方舱医院架书桌学习、打太极健身、跳广场舞娱乐……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信心、希望和勇气。“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疫情突发后,中国人民在习近平主席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忍不拔、顽强奋战,演绎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民族品格,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责任、奉献,团结、战斗,乐观、坚强,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面对疫情全体国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并最终打赢防疫抗疫阻击战的独特优势!
五、凸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独特制度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公立医院、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实体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保障民生、复工复产、推动就业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而随着初期疫情形势日趋加重,许多非公医院、民营企业也义无反顾加入到抗疫阵线中,同公立医院、中央企业并肩作战,凸显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独特制度优势。一方面,29省区市的公立医院短时间内调派大批精良装备、集结数万精兵强将,迅速驰援武汉,并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对口支援湖北。除湖北外的其他各省区市定点收治医院,也全部由大型公立医院担纲。公立医院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人力资源和雄厚技术支持。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中央企业,更是勇担使命、迎难而上,挖潜力、扩产能、调油气、承建设、促复工、稳经济、保就业,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公共需要、全力保障社会民生需求、多措并举纾困中小企业。中国石化等石油央企5万多座加油站提供24小时不间断加油服务,国家电网等电力央企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全面实施“三零服务”,中国电信等电信央企出台系列帮扶举措、助力合作伙伴尽快复产,还有金融、民航、邮政、铁路、建筑等各行各业,均举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不断油、不断气、不停电、不停机、不涨价。作为中国企业这个大家族的“长子”,中央企业承担起了战疫情的排头兵、稳经济的“压舱石”。它们总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挺身而出,执行任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这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人——“中国人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公有制”。另一方面,在抗疫的关键时刻,非公医院、民营企业也积极投身一线战役。在武汉医护与治疗床位均出现较大缺口的1月底,原计划3月底开业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请缨参战,2月8日被确定为确诊病例治疗点,经两次改造后共有床位1060张,治愈出院1350余人;港资企业武汉亚心总医院2月9日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后,拿出400多张病床接收新冠肺炎病人,接管武汉经开区方舱医院,1200多名员工全员放弃休息,收治了900多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以它们为代表,全国有数百家非公医院累计派出近四千名医务人员参与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与此同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广大民企和商会、以金光集团APP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也广泛投入抗疫斗争。他们在慷慨解囊、捐款捐钱的同时,还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为疫情一线地区采购、筹集抗疫紧缺的医疗防护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同全体国人一道共克时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公有制企业当仁不让、勇挑重担,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其他所有制经济实体不畏缩不怯场,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它们携手并肩同抗疫情,各显神通相得益彰,是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独特优势的生动写照。
六、凸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独特优势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人民深深认识到,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防疫抗疫中,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时,也竭尽所能维护各国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地区卫生安全,为世界战“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到“中国责任”。一是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主动分享防控经验。战“疫”伊始,中国就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与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迅速建立对外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各方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为阻止病毒在全球扩散构筑起了第一道防线,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后,习近平更是借助电话、慰问电、会见会谈、信函等多种方式,向受困国家表达慰问和支持,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疫情防控举措和进展,向世界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二是开展防控技术交流,分享诊疗技术文件。疫情发生后,中国及时将新冠病毒的基因测序结果与国际同行分享,向国际和地区组织、相关国家提供疫情防控和诊疗技术指南。到三月中下旬,中国已与遍布欧亚非的近百个国家、十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通过专家研讨和远程会议等方式开展技术交流,分享研究数据和信息,极大助力了全球科研人员协同作战,使得全球可以尽快研发疫苗和药物,早日攻克病毒。三是派遣医疗专家组,捐赠急需医疗物资。在继续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国专家团队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应援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成为全球抗疫图景中“最美逆行者”;尽己所能向韩国、日本、老挝、泰国、西班牙、波兰、埃及等数十个国家和非盟援助救治药品、医疗设备、检测试剂盒等急需抗疫物资;向世卫组织捐款两千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疫情的国际合作。四是倡议全球携手共同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提出四点倡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全球共同抗疫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有力提振了世界经济复苏士气。“兼济天下”是中国人的胸怀。在这场捍卫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战斗中,中国始终坚持国际合作,开展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以自己的作为和担当,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保护世界人民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弗霍查说,灾难是人类的试金石。我想说,灾难也是制度的试金石。中国坚定快速而又有序地应对疫情,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奇迹,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研究”(19YJA710052)研究成果】附:作者简介:尹世尤,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联系电话:13677360227     电子邮箱:syouy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