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使命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也是我们今天所处的“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形态。 ■进入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上,说出这个时代需要说的话,说出解决这个时代问题的话。 “任何真正的哲学…

2019-04-23

历史唯物主义让人看得真看得远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时所说的两个发现,其中一个就是唯物史观,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揭示,放射出真理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行之路。 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漫长而曲折。历史唯物主义以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和现实穿透力,战胜唯心史观和各种错误思想,引领…

2019-04-19

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应对风险挑战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理论思维。“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理论思维。“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

2019-04-17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国内外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国际关系学界也积累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客观地说,自“冷战”结束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徘徊。无论是研究力量还是研究成果在整个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有限,研究内容基本局限于对概…

2019-04-12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物质主义幸福观的批判

物质主义幸福观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产生、发展和盛行的,其特点是把物质商品的追求和占有当作人生追求的目的,使人们把物质商品消费当作是幸福和自由的体验,这种幸福观导致了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物的价值上升和人的价值下降的物化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立足于对资本本性和资本逻辑的分析,对物质主义幸福观流行的根源、后果以及如何扬弃物质主义幸福观作了系统的分析…

2019-04-08

再谈“先生与学生的辩证法”

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较为具体地论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群众路线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地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2019-04-03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正义批判思想探论

摘要:市民社会正义是一种底线道德权利要求,旨在确保社会成员互不伤害,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马克思从互利、自主和自我实现三个方面对其展开了批判。从互利来看,市民社会的生产领域呈现的是资本财富的增值与工人阶级的贫困,权利与权利相对抗;从自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商品等物的形式中介发生关系,这一关系呈现为类似自然界的盲目运动规律,物支配人;从自我实现来看…

2019-03-20

科学认识新时代的改革

如何看待新时代的改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新近有两次重要讲话。一次是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纵论改革开放四十年,其中包括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另一次是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集中论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划时代意义,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部署了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重点。 …

2019-03-15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内涵精髓与当代价值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以一种感性的形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明属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

2019-03-12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