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管理及其比较

内容提要:意识形态管理是国家或政党借助各种管理手段,发挥多种管理职能,协调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确保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时代的中国,推进意识形态管理的科学化,关乎国家安全、政党存亡和人民福祉,只有不断提高其意识形态的管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共识,才能…

2021-03-15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并把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进行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三…

2021-03-11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

在当今世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并非人力资源强国。如何通过教育把中国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是考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着眼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2021-03-08

强化立德树人意识 新知新觉:积极开展导学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评定所需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般情况下都是学位申请者在其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积极开展导学思政,即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贯彻思政教育,有助于强化导师立德树人意识、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准确把握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

2020-12-31

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面向“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有…

2020-12-28

劳动实现美好梦想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续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劳动是生活的需要、幸福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层面深刻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崇尚劳动也是中华优…

2020-12-11

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学生党建相衔接

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与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对专业课程及相关工作与思政课的协同性和整体性要求更为深化。在思政课建设领域,《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的角度提出了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作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的新要求。在将思政课和学生党员发展相衔接过程中,应在充…

2020-11-20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抵制错误价值观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

2020-11-17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辅导员无疑是承担大学生思政育人的骨干力量之一,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政育人与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如何“理直气壮”地肩负起对大学生政治上正确引导、思想上守正引领、学习上精准辅导、情感上施爱疏导、行为上躬身教导、就业上规划指导的时代使命,在信仰、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三个“彻底”,应该成为高校辅导员做好…

2020-11-13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