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办好思政课作了全面的论述。他特别强调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一论述十分重要,它启示我们:学校思政课是与
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如此深远?我们该如何理解五四精神?当代青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4月24日,“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通过师生交流讨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上关于五四运动的重
本报讯(记者 刘婧)“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青年大学生们应如何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4月24日下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的讲话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学校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新时代,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全面建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教学方式,如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慕课、微课、微电影、文艺展演等,既展现了思政课的活力,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图为2017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等十所高校组织学生前往河北省阜平县、正定县,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晋察冀军区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既不是源自文化哲学的理性思辨,更不是文化民粹主义的非理性狂躁。它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具有更基本深沉持久的精神支柱作用,但它同样离不开其他三个“自信”。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仍须跋山涉水。随着世界百
新时代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学者兼战士 周文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我们应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陈先达:对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而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情、气质和能力等内在特征的总和,由此展现出的人格形象也就成为一个人总体的内在品格的外在表达。站在讲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