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校思政课还有这些“打开方式”爱上思政课

音乐厅内澎湃的乐曲,微电影里精湛的表演,讲台上认真“授课”的学生。一种种全新的方式被开发出来,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 这是怎么做到的?高校思政课有哪些全新的“打开方式”? “边演边讲”“用视频讲”“请学生讲”…… 看看高校思政课 的全新“打开方式” “边演边讲”“用视频讲

2018-01-18

“木铎思享”,陪伴青春上路 ——北京师范大学融合社交媒体创…

“木铎思享”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吴双同每天必看的公众号。 “请大家拿出手机扫描一下大屏幕上面的二维码。”和吴双同一样,北师大的不少同学接触“木铎思享”微信公众号是在第一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上。如今,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不再被老师视为“心头病”,反而成为思政课教学中

2018-01-15

思政理论课也能“高”“精”“尖”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一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调查格外引人注目。这场被称为新中国思政理论课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调研,深入全国2516所普通高校,建立了由30000多份学生问卷组成的全样本数据库。根据统计分析,86.6%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理论课,91.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思政

2018-01-10

润物细无声 讲好思政课

在一些人的想像里,大学里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是形式刻板、气氛沉闷,学生们没精打采,老师们也苦恼不已。但现在很多高校的思政课,可能会推翻您的印象。比如,有这样一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在一次对3万名学生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有86.6%的学生表示喜欢上思政课,有91.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让他感到

2018-01-10

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后,学生获得感强、满意度高—— 为大学生…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是当之无愧的“高校第一课”。 教育部于2017年开展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中,3000个原生态思政课堂的3万余名学生参与了随机调研。最新出炉的调研报告显示,思政课教学状况总体良好,学生对思政课及授课教

2018-01-04

抓“牛鼻子”推动首都教育优化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北京市教委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首都教育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品质的战略契机,统筹处理疏解整治、优化提升、协同发展三者的关系,在疏解上下功夫,在提升上求突破,在协同上做文章,扎实推进京津冀教

2017-12-20

思政课以学生的“获得感”为归宿

【教师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的社会实践,从理论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

2017-11-23

以首善标准打磨思政课——北京高校加强学生思政工作纪实

10月28日,“首都高校百名名家共讲十九大活动”在北京科技大学启动。10月30日,北京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宣讲团在北京大学成立。10月3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发布第一批北京高校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20个重点项目…… 党的十九大闭幕以来,首都高校加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2017-11-21

坚定不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专家视角】 陈宝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

2017-11-13
-->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