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第二届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作论坛在南开举办

2016-11-23     来源: 南开新闻网     作者: 未知

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作论坛11月19日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大通学生中心举办。70余名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主管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部分高校学工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旨在发挥三地高等教育及社会资源优势,通过研讨交流、协同创新,共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于立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登文,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廷山,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出席开幕式。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杨清海主持。
开幕式上,张文斌围绕论坛主题做主旨演讲。他谈到,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作论坛贯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从学校抓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本。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创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带动和影响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张文斌强调,要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网络思想教育。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对出现的问题要有清醒认识。把网络思想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进行引导,加强安全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环境。
于立军在致辞中谈到,本次论坛的举办,整合了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及社会资源,体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平台,进一步汇聚三地高校关于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做法,共同推动京津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杨克欣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开的办学历史和新校区建设使用情况。她表示,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南开大学始终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公能”素质教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把以人才培养为主导核心地位、创新工作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积极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通过形式政策课、主题教育和党员骨干培训等活动,将“三新”融入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会上,南开大学辅导员王渤洋、燕山大学教师张云飞分别做京津冀高校辅导员挂职交流成果汇报和京津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成果汇报。他们表示,通过这次京津冀地区的校际交流,加强了同兄弟院校的联系与合作,提升了各自的专业水平,希望继续努力,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分组讨论会上,京津冀三地教育主管部门分别介绍了各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提出了交流合作的重点和要点。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如何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建议从体制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日常工作开展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上,郑登文、杨清海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王廷山、河北省教育厅思政体卫处处长杨立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寇红江出席会议。闭幕式由天津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赵鸣主持。
郑登文表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次论坛聚焦“三新”和“三进”,探讨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本、进学生的头脑之中,将大力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杨清海指出,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作论坛的创建,加强了京津冀三地高校的交流。希望在现有平台基础上,通过构建京津冀三地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联合开展京津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竞技比赛,进一步推动三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
王廷山就2018年第三届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做计划介绍。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北京科技大学学工部部长于成文就分组讨论汇报研讨成果。
据悉,2016年1月,首届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作方案》。方案要求,三地着力构建定期交流研讨工作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机制、工作成果交流推广机制等,并于2016年启动了三地协同开展的高校辅导员挂职锻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重点课题联合调研等工作。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