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与经法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议,重点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关问题。校党委书记张炜、纪委书记张海兰参加会议并作发言。
张海兰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人”。人文与经法学院要加强顶层设计,凝练学科方向,主动谋划、引育结合,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梳理学院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平台,积极申报社科基金、软科学等研究课题,主动在主流报刊上发声,集全校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深入发展。
张炜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纲领性文件,为学校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指导和引领作用。他详细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三点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鼓励学院教师多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组织力量翻译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成果,集结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用中国话语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
张炜强调,人文与经法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抢抓机遇,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大支撑学科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提出四条原则,一是不能偏离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衷,不能削弱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要集全院、全校之力,共同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二是要有利于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主动参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将学工干部吸纳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队伍中来;三是要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不同类型的师资要进行分类考核;四是要有利于促进学校智库建设。人文与经法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进一步整合研究方向,尽快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力争在学院与相关学科建设上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