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教工委举办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教学示范课暨读书会,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展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北京新闻视频
首先进行展示的是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树宏教授,主题是“努力创造人生价值”。
她讲到“为人民服务,它也是和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就得益于我们要劳动,我们要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这里我有三大段的具体的表述给学生展示”。刘树宏教授从基本范畴入手,梳理了关于人生价值的含义;接着强调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最后分析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刘树宏教授从理论到现实,结合经典人物、榜样案例,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
第二位展示的是刘丽敏老师,刘老师首先讲融入,包括十九大的精神、去年的思政工作会议的精神,还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新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融入思政课,怎么融入,刘老师谈了自己的思考、思路和方法。接着刘老师具体谈了自己对纲要课教学融入的初步思考。最后是给大家做了简短的教学展示。
第三位教学展示的是张艳涛老师,张老师主要分享的是以下几大块的内容:第一就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执政的主题是什么,通过阅读、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我们概括出来,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个,执政目标,就是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第三,执政理念,这是三位一体的,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第四个部分就是执政的方略,四个伟大的中国崛起。中国要成为强国,各方面都要强。第五就是执政任务,就是由大国迈向强国。最后就是执政情怀,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张老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关的哲学问题,做了阐释和引领,看起来很抽象的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使大家听了以后耳目一新。
第四位展示的是李泓老师,李老师从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很重要,为什么具有战略地位?
李老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给大家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最后告诉大家,不管传统中国的文化精粹还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都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都是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我们都要把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好、展示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引来阵阵掌声。李泓老师把文化自信这样一个关乎民族灵魂的问题,做了清晰的阐释。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英院长介绍到“这次读书会,就是我们的第35次读书会,读了35部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每一部经典著作,他的研究者来做主旨发言”。
本次读书会,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进行了集中的讲解,阐明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科学思想方法和鲜明理论特色。
随后本次读书会进入到激烈的讨论互动阶段,许多与会教师、学生就自己所关注的话题与主讲嘉宾展开互动,把读书会推向高潮,使读书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