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改革开放40年,百余名军地专家参加的这个研讨会不一般

2018-10-22     来源: 军报记者     作者: 葛志强 徐连宗 苏梁波

研讨会现场。查建国 摄
“改革开放40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召开
10月18日-19日,由国防大学主办、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承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在开幕式上,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徐贵忠主任作了题为《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主旨发言。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陶传铭院长致辞,王锋政委主持开幕式。
来自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上海社科联、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以及陆军、海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等军内外专家学者,从“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研讨会现场。周宇宏 摄
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专家学者先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改革开放40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反思的力量——改革开放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的精神财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军事法治建设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变革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塑造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等为题进行了发言。
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会长、全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研讨会上发言。查建国 摄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桑玉成在研讨会上发言。查建国 摄
原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研究员颜晓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查建国 摄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主任、教授胡卫平在研讨会上发言。查建国 摄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刘正斌在研讨会上发言。查建国 摄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孙力在研讨会上发言。查建国 摄
与会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在契合历史逻辑中前进,在顺应时代潮流中发展。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从国企改制到民企崛起,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世界越来越愿意接受共谋发展繁荣良方的“中国方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在研讨交流中,与会者就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性、启迪性的建议。
研讨会分组讨论现场。葛志强 摄
本次研讨会得到多家军地单位和众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30多家单位的11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征集论文232篇,评出一二三等奖论文60篇,20多人作了大会发言,60多人在分组会上作了交流。
部分作者发言摘选
苏东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实践的世界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显现出重大的世界意义。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光明大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郭向军: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
军事法治体系的发展创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党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发展历程是在继承和发展历史经验,借鉴外军有益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新发展实现了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到军事法治体系的历史性跨越和突破,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指导思想的创断发展成果。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具有决定层次高、宏观指导性强、实践结合紧、发展变化快等特点,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制保障体系,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的任务提供理论指导。
冯笑杰:
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话语体系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构建了革命、建设、改革等话语体系,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继续坚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需要从历史坐标、时代坐标、未来坐标等维度进行定位,通过限定话语范围、支撑话语来源、展现话语表意来摆脱现实的语境困扰,逐步提升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影响力。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