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第十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南师大举行

2018-11-21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许蓉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经验,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历史借鉴,11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我校仙林校区举行。论坛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和南师大主办。我校党委书记胡敏强、党委副书记尚洪波,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赵金松,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陕西、福建、广西、山东、海南、江西、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80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尚洪波主持。
胡敏强代表学校向论坛举行表示祝贺,向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办学特色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发展情况。他指出,南师大是一所有着百余年历史积淀的老校,在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级学科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胡敏强强调,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A等级。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各位专家的深入研讨和思想交流能够取得更多高水平理论成果,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好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赵金松在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破解历史难题的科学指南,必须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中国得到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把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着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时代、解释时代、服务时代。
徐子敏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史。我们今天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大好形势下召开这次论坛,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对于进一步促进江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靳辉明在致辞中指出,第一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就在南师大举办,历经12年,今年第十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又一次在南师大召开,这是机缘巧合,充分说明南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推动这个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教育部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迅速。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未来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关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繁荣。
本次论坛按照主题报告、分论坛研讨、主题报告和大会总结四个单元进行。在第一单元主题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三大发展和三大趋势”,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树荫教授围绕“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明生教授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内在逻辑”,南昌大学社会科学处胡伯项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文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荣华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幸福的思想”,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诚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等问题作主题报告。
第二单元的分论坛研讨围绕“改革开放的历程、经验、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化提升”等议题,来自人大、复旦等高校的14位学者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在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佘双好教授围绕“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作主题报告。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从“空间、时间、特点”等方面对论坛作总结发言。
与会学者认为,本次论坛将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最后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岩代表下届承办方接受了会旗。(马克思主义学院:许蓉)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