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活动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会

2018-12-06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刘宜卫 崔晨

12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联合党支部“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理论学习会议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付来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主持会议。
学习会分为三个主题分享环节,本科联合党支部党员代表围绕主题分别发言,靳诺、吴付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蔡立庆先后作点评。
在“伟大变革——我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主题分享环节,党员代表吕晓莹回忆了展览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图片、一雕塑、一书墙”,她说,作为中共党史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好看家本领、提升专业素养,以大师前辈为榜样,学以致用,以期在未来改革开放的路上有我们的身影。
党员代表周子衿分享了展览中图片、实物和数据给她带来的震撼、感动和自豪,并通过高中历史老师讲述的“一张粮票的故事”,讲述了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感悟。
靳诺在点评中指出,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突出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引发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思考,特别是给予了青年学子深刻启迪。同学们既要以“小切口”去思索,把自己摆进去,深刻认识青年一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位置;也要用“大视野”去观察,立足于学科专业,通观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深刻领会40年变迁带来的启示;还要关注中国的实践,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百折不挠之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社会发展面临更深刻复杂的挑战,同学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研究者,一定要有学术定力、文化定力、政治定力、人格定力,在见证历史的同时,成为未来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
在“时代先声——我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主题分享环节中,党员代表车宗凯表示,人大人始终有敢于挑担子的历史勇气,始终有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的家国情怀,始终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这一份人大人的勇气、情怀、传统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人大人永远铭记、珍惜。
党员代表曾文萱说,人大学子应当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奋勇向前,永怀为民报国之志,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吴付来表示,在人民大学81年校史中,一代代人大人砥砺奋进,在很多历史重要关头挺身而出,彰显了人大人共同的精神底色——“实事求是”。从这些标志性事件中,我们可以读出人大人的三个特质:一是忠诚,从抗日烽火中走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二是远见,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总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提炼成远见卓识;三是担当,始终心系国家、社会、人民,勇于实践,敢于作为,作出开创性贡献。
在“沧桑巨变——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主题分享环节,党员代表王明月讲述了家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自己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改善情况,以生活中的细节反映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带来的幸福感。
党员代表何成云介绍了自己家人在医疗、养老方面所得到的保障,她说,昆山这几十年来公共服务的发展,让她和家人都充满了获得感。
蔡立庆表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步入新时代,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祖国的建设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加巨大、更加辉煌的成就。
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挂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耿化敏以“改革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与改革开放40年”为题讲授专题党课。他提出,改革开放40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40年,是加强党建的40年,是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40年,是加强法治的40年,是打破封闭、走向开放的40年,我们要从历史经验中获得珍贵启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本科班主任代表、本科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2015级本科班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会上,全体与会人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