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2日,“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论坛面向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征文,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共68个有关博士生培养单位的255篇论文,经过专家评审,从中遴选出106篇优秀论文著者参会。
12月1日8:30,论坛在丰颐大酒店拉开帷幕,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雪梅、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周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以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马院院长佘双好主持,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致辞。赵雪梅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和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马克思主义在武汉大学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充分肯定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了 “人才强校”的措施以及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欢迎并期待全国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博士生能够积极加入武汉大学,并祝愿本届博士生论坛能够顺利进行。
开幕式结束后,由11位专家分两阶段进行了主题发言。第一阶段主题发言由国家教学名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主持,王立胜、林蕴晖、纪亚光、丁晓强、宋俭、李斌雄等分别进行了题为“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四大基本特征”、“不忘初心:重读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发展蓝图”、“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历程和基本经验”等主题发言。第二阶段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永宽主持,肖冬连、程美东、袁银传、刘吕红、汪信砚等分别进行了题为“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警惕改革开放中的工具理性取向”、“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关于改革开放起点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40年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等主题发言。
12月1日下午,论坛组织进行了分论坛的学术研讨与思想交流。本届论坛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等4个分论坛。在分论坛上,与会博士生分别就自己论文的相关主题、自身在读书写作与学习发文,以及所在学校和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培养方式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碰撞、热情分享。
12月2日上午,院党委副书记秦后国主持进行了讲话、颁奖和分论坛汇报发言,副院长杨威主持获奖论文代表发言和闭幕式。论坛邀请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致辞,陈传夫教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变化,介绍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状况,高度肯定和评价了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随之,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院党委书记谭玉敏以及副院长罗永宽和杨威分别为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三等奖的论文著者颁奖。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本届论坛共评选出30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6名。
在汇报发言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4名代表分别介绍了分论坛的交流情况,得到了参加过分论坛老师的真切回应,引起了在场博士生的共鸣,启发了在场老师和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以及博士生的学习、研究等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在代表发言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党校、东南大学的6名获奖代表分别就各自的参会论文进行了宣讲,我院李楠、熊建生、周绍东3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担任点评专家,对相应主题进行了客观而诚恳的评价,并就论文的进一步完善和研究进行了方法论和突破口等方面的指导。最后,由院党委书记谭玉敏致闭幕词。当天下午,论坛主办方组织参会博士生们参观了武汉大学校史馆、万林艺术博物馆等校内标志性场所。
本届论坛是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坛以“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旨在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通过“以文入会”的方式,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研究学术共同体,发展和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