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桂子山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协会承办,吸引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西南大学等39所高校的85名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参加,收到会议论文66篇。
上午8:30,论坛隆重开幕,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晓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曙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院长万美容教授、副院长毛华兵教授、青年教师协会会长殷筱教授出席。开幕式由毛华兵主持。
黄晓玫书记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师生致以最热切的欢迎,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学习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更清晰的目标和更严格的要求,并强调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非凡意义,点明了此次论坛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更深刻的理解、促进全国马克思青年学者专业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举行了聘任刘同舫教授、陈曙光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的仪式,黄晓玫颁发聘书。
在专家主题报告环节,刘同舫和陈曙光进行了主题发言。刘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学者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为主题,通过纵向横向梳理,从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整体性与学科性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在开展工作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努力的方向。他指出,在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六个二级学科应该进一步凸显整体性。陈教授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解读”为主题,从出场语境的整体性、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建构逻辑的整体性、理论使命的整体性、理论形态的整体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其清晰的语言表达和智慧的思维火花使得报告会精彩迭起,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专题研讨环节,会议分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和研究生论坛三个方面安排了三场论坛。青年学者们从不同的视域展开研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良好的学术和思想素养,论坛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交流,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必须做到“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传马”。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工会主席谢从高等教师出席了论坛颁奖仪式和闭幕式。第二届全国马克思青年学者桂子山论坛筹划已久,实效甚佳,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推进我院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