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第三届全国研究生论坛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

2019-07-09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屈宏 赵徐州 曾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讲话精神,加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相互交流与成长,7月4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第三届全国研究生论坛在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论坛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60余位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及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吉礼教授在开幕式上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和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领域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未来十年将是青年发展的十年,青年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成为具备一流思政素质、学科基础、实践与创新能力及科研成果的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晓晖教授从学院概况、师资力量、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并对学院人才引进政策和博士后待遇相关政策进行简要介绍,增进了与会师生学者对学院的了解。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本届论坛学生代表李祺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青年学习者在新时代肩负着学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的科学理论,我们要自觉担负责任使命,为做好“两个巩固”的中心任务积蓄力量。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宏政教授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先导’功能”作大会主题报告。吴宏政教授以广博的学识、严密的逻辑推理、深邃的见解,通过阐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先导功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哲学的视角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深厚的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先导作用。
当天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第三届研究生论坛分论坛如期举行,此次研究生论坛共分三组进行讨论。分论坛分别邀请了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成全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各组参会代表根据自己提交的论文,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党史党建、五四运动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个主题进行发言并展开讨论。
此次分论坛的交流呈现出研究范围广泛、观点新颖、问题导向、视野开拓,同时又与时俱进等诸多特点。分组讨论结束后,清华大学吴新宇同学、中国人民大学陈明琨同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於天禄同学分别代表三组分论坛进行发言汇报,他们简要总结了分会场的讨论情况及交流成果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论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学术思想、碰撞科研火花的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志礼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届论坛收录论文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诸多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包括学科发展问题、学术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既有严密系统的理论论证,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学理分析;既有对国内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度思考,也有对国际社会前沿热点问题的深入把握;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析,也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述和解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特色、研究基础与研究优势,是一次有质量、高效率的全国研究生论坛。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屈宏副教授主持开、闭幕式,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新奎参加论坛开幕式。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