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201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举行

2019-11-09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

近日,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政法学院联合主办,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1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恩经典共同体思想的新贡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刚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徐俊峰主持。
徐炯指出,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是上海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标志性的理论成果,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一个学术品牌。本次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恩经典共同体思想的新贡献”为主题,正当其时,意义重大。第一,马恩经典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思想底色。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徐炯表示,上海专家学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刘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已经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的文件,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本次论坛必将对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来自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文汇报》等高校和杂志社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开幕式后论坛进行了主旨发言。南京大学资深教授林德宏、上海财经大学汪青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岩教授分别围绕“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智慧”、“为世界谋大同与中国国际价值观”、“为世界谋大同的若干思考” 等主题作主旨发言。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研究员李明灿主持主旨发言并作点评。
林德宏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智慧:第一,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抓住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主要矛盾。第二,用相互联系的思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第三,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的观点,强调当前的国际社会应该要协调,要合作。第四,根据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共赢”理念。
汪青松从初心、价值观、理想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认为,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撑是党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第二,世界史作为世界共同体的演变,它客观上对应的是国际价值观,包括世界价值观和人类价值观两个方面。第三,中国梦和世界梦都建立在人类共同命运的基础之上,中国梦、世界梦的实现也就是为世界谋大同。
王岩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培育大胸怀、大视野、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自觉地担当起为世界谋大同的神圣责任。因此,要承继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文化基因,坚守为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价值取向,强化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实践过程。
李明灿点评表示,三位专家的主旨发言聚焦为三个观点: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习近平同志的辩证思维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对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属于国际价值观。
交流发言环节15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马恩经典共同体思想的新贡献”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交流发言环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姚涵主持。交流发言环节的第二阶段由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华副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提出了几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如何做到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做到让全世界认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如何超越西方的“普世价值”?如何理解为世界谋大同从本质上区别于霸权主义?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托世界历史的现实客观基础,是针对资本带来的不合理、不公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问题、眼下与未来的关系问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它从理论层面破解了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陷阱。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仕菊教授表示,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具备崭新的图像: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区别于旧哲学的逻辑起点,劳动实践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存之基。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指导,使我们在主体、客体、主客体维系纽带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化。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提升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尤其是国际话语权意义重大。该理论从硬实力、大智慧、正价值、好话语四个角度加以了阐释。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院长王治东教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变革逻辑和内涵建构两个层面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确立新的治理高度和重构全球治理秩序。其核心架构为共同的价值目标与利益诉求、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意识能力和认知基础、理念和行动能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生存论的视角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表示,二者在人是生存的主体、实践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路径、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本质等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教授从“内圣”和“外王”两个角度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具备两种实力八个支撑:第一种实力要有先进生产方式、先进的历史主体意识、先进方法论、先进国际领导力四个支撑;第二种实力要有博弈范式、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的分工四个支撑。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副教授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五重价值意蕴:超越资本逻辑的多元共治的全球治理观、超越强国必霸的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观、超越零和博弈的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超越文明冲突的包容互鉴的文明平等观以及超越个体中心主义的绿色发展的生态持续观。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教授做了点评。他认为八位专家的发言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即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依据、理论基础、意义价值、构建路径。八位专家角度不同,优势互补,共同搭建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论文。
上海财经大学陈晓和教授基于对立统一视角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共同体思想的新贡献。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一个贡献即强调统一性,求大同存小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与自然。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勇教授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针对“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的世界之问予以回答的中国方案,包含了发展方案、治理方案、文明方案、和平方案。它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性的话语体系,任重而道远。
上海电机学院何小刚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哲学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人必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具有政治想象力,是因为基于中国的哲学和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来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刘宏森教授提出,资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关键问题。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国情怀,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福音。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球治理的思路和实践,谋求资源合理配置,共同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书俊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基于人类面临共同的社会存在问题,要树立正确观念和理念,兼顾彼此利益,要致力于共生共融共治共赢,要区分真正的共同体和虚假的共同体,更加理性去分析。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森年教授在探寻共同体思想意义的基础上,张森年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精华,其创新和发展表现有三:一是话语体系的智慧转换,二是话语内容的当代阐释,三是话语方案的文本搭建。
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焦娅敏教授表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点,时代之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价值指向,它与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
文汇报理论部主任杨逸淇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七位专家的发言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注入了更加丰富的时代性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写进联合国决议说明我们在国际上有效夺得了话语权,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我们要从“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世甫作了会议总结发言。他表示,与会专家围绕论坛主题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核心要义、构建路径、以及与其他理论资源的关系等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内容非常丰富,给我们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