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严冬,但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湖边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却暖意融融。2019年12月14日,聊城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系部分师生30余人在馆内畅游运河历史、交流学习心得。
运河博物馆讲解员为师生们介绍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东临京杭大运河,西依东昌湖,是聊城市最大的一处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7000平方米,分陈列区、收藏区、研究和学术交流区三个功能分区。博物馆整体陈列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主题,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反映和展示运河的古老历史、自然风貌和民俗风情。展厅中展示的每一件物品都见证了运河沿岸的沧桑变化。同学们还通过观看4D动感影片,感受运河漕运盛况。在四楼展厅,大家驻足欣赏聊城文物展览和书画作品展览,赞叹之余,纷纷表示受益颇多。
4D电影技术与同学们所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电气技术业密切相连,增强了同学们学好专业的浓厚兴趣
师生们乘坐”江北水城“号游船去领略世界运河秀丽的风光
聊城市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宣传处处长姜国峰说:“通过实地参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对孩子们进行运河文化的现场教学,不仅让学生们从中学习到运河优秀传统文化,而且通过参观聊城文物展览,更能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增强爱国热情。作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实践者、传递者,我们要在学生内心播下一颗中国文化自信的种子,把中国优秀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运河博物馆讲解员为师生们介绍聊城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
据悉,聊城市技师学院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课堂“搬”到户外,结合聊城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鲁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遗迹和红色地标等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大课堂,利用实地参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学习到比书本上更加丰富有趣的知识。”学生李莘农说,“在这次活动中,我熟悉了世界运河和中国运河的发展历史,知道了运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先人们的伟大智慧,内心产生了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自豪感。整个参观过程,同学们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有效。” (刘保中 柴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