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伟大历史

2020-02-05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袁秉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各个革命老区。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满满的正能量。
从一大会址到南湖红船:守初心、担使命、去奋斗。
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当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由于遭到巡捕袭扰,代表们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开会,完成了大会最后的议程。小小红船承载千钧,开启了跨世纪的航程。
新时代,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从江西于都到苏区首府: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
来到原中央苏区赣南于都县,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新时代,“这个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有,要把这个火烧得旺旺的”。
以大别山为中心建立的鄂豫皖苏区,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先后爆发100多次工农武装起义,逐步创建了以新集(即新县)为首府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这里开辟抗日战场,创建了豫鄂边抗日根据地。
1946年6月,中原部队从这里实施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在陈粟、陈谢大军的配合下,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
正是因为有信念如山、初心不改的革命精神,大别山的革命火种得到了保存。新时代,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甘肃高台到北京香山: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1937年1月,西征中的红五军将士在甘肃高台同数倍敌军血战九天八夜,终因寡不敌众,兵殇高台,包括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在内的近3000人壮烈牺牲。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作出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光辉历史的主题展览,等等。
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