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这是党中央首次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构成及建设作出的最权威阐释,表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从过去只有思政教师参与的“小格局”迈向全员育人的“大格局”,并将开创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要看到工作与预期效果还有差距。其原因仅从队伍层面看有两点:一是我们长期将思政队伍“狭窄化”,思政工作仅限于思政理论课教师;二是将高校思政队伍“大众化”,似乎什么人都可以站在讲台上讲思政课。做好思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就思政工作队伍而言,应构建一支覆盖面广、层次分明、各司其职的“大格局”队伍。
建立以党政领导为主的“管理型”思政队伍
建立以校党政领导为核心,主管校领导负责,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社会科学教研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负责人和各教学单位主管教学负责人参与的思政队伍。这一思政队伍属于“管理型”。从思想政治工作链条看,“管理型”思政队伍处于始端和上游,充当着发动机的作用,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他们在思政工作中起核心作用。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学校思政工作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此,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就是学校思政工作的旗手,就是学校思政工作的领头羊,就是学校思政工作的发动机。
党委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管理型”思政队伍在党委领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对全校思政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作出思政工作发展规划,协调思政工作部门关系,解决思政工作过程问题。习近平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这当然包括对思政工作的“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
建立以思政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思政队伍
建立以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主,包括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各专业课教师在内的思政队伍。这一思政队伍属于“教学型”。从思政工作链条看,“教学型”思政队伍处于中端和中游,起着播种机的作用,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他们在思政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为此,思政理论课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甚至是各专业课教师都应加入到思政工作队伍中来,将思政课内涵寓于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是,在此过程中要防止思政课教师“大众化”,思政课不是什么人都能讲的,不是什么都可以讲的,思政课教师必须专业化。因此,“教学型”队伍自身的思政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也就是说,“教学型”队伍,必须首先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建立以教辅人员为主的“教辅型”思政队伍
建立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包括心理咨询教师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内的思政队伍。这一思政队伍属于“教辅型”。从思政工作链条看,“教辅型”思政队伍处于中下端和中下游,起着教练机的作用,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他们在思政工作中起着引路作用,其工作质量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大学教育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成才教育。这个功能主要分解给教学过程,由各专业课教师即“教学型”思政队伍进行;二是“成人”教育。这主要分解给学生管理,由“教辅型”思政队伍进行。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这时“教辅型”思政队伍就犹如坐在教练机里的副驾驶,指引着学生飞行员在正确的航道上飞行。
“教辅型”思政队伍是联系、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年级和班的直接引导者。他们与“管理型”和“教学型”思政队伍相比,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人,通过其思政工作,可以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需求,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和排忧解难。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精神面貌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乃至对社会的看法。因此,“教辅型”思政队伍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思政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有正确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并身体力行,才能给学生正能量。
为此,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对“教辅型”教师队伍的偏见,即他们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人员,不是名正言顺的教学人员。因此,他们在待遇、晋级、职称等方面都差强人意。如有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老师只是临聘人员,不是正式职工;有的是正式员工,却由于是教辅人员,文件明文规定其岗位津贴、年终分配等待遇比专任教师少,这就不能不影响教辅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新时期,必须提高教辅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加强其岗前、岗中的培训和考核,打造一支能干实干的“教辅型”思政队伍。
建立以后勤人员为主的“服务型”思政队伍
建立以后勤服务为主,包括医务、总务、保卫等工作人员在内的思政队伍。这一思政队伍属于“服务型”。从思政工作链条看,“服务型”思政队伍处于终端和下游,起着加油机的作用,扮演着勤务兵的角色。他们在思政工作中起着保障作用,其服务态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校思政工作的看法。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而且是保障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学校的餐饮、住宿、水电、安全、医疗卫生等后勤服务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据统计,我国大学生群体事件大部分与后勤服务工作不到位有关。可见,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如何,在整个学校教育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学校思政工作的展开。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这些为广大师生提供后勤服务的勤务兵纳入到思政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型”思政队伍为广大师生提供的后勤服务,正是“管理型”“教学型”和 “教辅型”思政队伍的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体现。
思政工作和后勤工作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宽敞明亮的校舍教室、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干净健康的食堂伙食、规范高效的安全机制、行之有效的卫生制度等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集体感,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后勤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管理行为,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可以使思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提高“服务型”思政队伍的素质,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环境,对于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迫在眉睫。当前,要大力提高“服务型”思政队伍的服务技能与意识,使他们时刻牢记“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必须克服“狭窄化”和“大众化”的小格局倾向,切实向“管理型”“教学型”“教辅型”和“服务型”的大格局迈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