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活动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马院学子收看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

2020-05-19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马院     作者: 未知

为弘扬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5月15日上午,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京大学在线举办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沈宁、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分别作主题报告,分享了援鄂抗疫的经历和感悟。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院本硕博学生收看了本次线上报告会,报告会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那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疫情不仅是对中国制度体系、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党性洗礼。北京大学援鄂医疗的先进事迹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党的初心与使命所在。如何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疫情当前,责任在肩,国家危难之际,正是践行入党誓词中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的时刻,这份誓言恰就体现在各方医疗队在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攻坚克难的勇气,更表现捐躯赴国难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中。援鄂医疗队与解放军战士们,不顾自身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在本该阖家团聚的春节之际,毅然奔赴疫情一线,昼夜不息,尽显勇立时代潮头、经世济民的时代责任感。将个人的命运融入时代大潮、国家前途中去。上海的张文宏医生“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到现在仍然振聋发聩。不顾个人利益,勇于承担抗疫责任,正是彰显着作为一名党员的党性修养与使命担当!
——2017级本科生 况子峻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下,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更是不平凡的一群人。国家危难之际,敢于冲锋在前,他们实实在在的做了我们的楷模。犹记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讲“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收看完北京大学援鄂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更是深感医疗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抗疫的70多天见证了他们的勇敢与坚定,也为我们上了一堂优质的爱国思政教育课。青年是应该承担大任的,向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学习!也希望自己能用微薄之力为祖国大好河山增光添彩!
——2018级本科生 杜雨沛
再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虽过月余,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青年人在新时代应该有的表现有了更深的觉悟。
作为党员,群90后牢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在危机关头发挥了党员是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里为党和人民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作为青年人,这群90后党员投身于当代中国走向复大业的伟大实践,他们在新时代中为国为民砥砺前行,不仅实现了他们自身的人生价值,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增添活力。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90之后便是00,我辈更当勉励!
——2019级本科生 常伟健
今天的宣讲会是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生动思政课,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些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英勇奋战的使命担当。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在抗疫一线舍小我、为大我的事迹,展现出师生党员们奋发进取、敢于担当的青春风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疫情当前,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优秀党员是所有新时代的青年的良好榜样,在这样优秀榜样的带领下,新时代的青年必将砥砺前行、艰苦奋斗,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苦练专业本领和技能,在危难面前勇于担当,勇挑重担,争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四有’青年!
——2018级硕士研究生 张镭宝
在此次报告会中,我深深感受到医者仁心,更感受到青年的朝气蓬勃和责任担当。3家附属医院、72天、454人、1225公里,面对突发疫情,他们选择迎难而上、众志成城。
医疗队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的报告带给我许多触动。无限风光在险峰,作为中共党员,他冲锋在前,在救治重症患者的同时,积极参与临床资料收集和临床试验研究,以科研力量与病魔斗争。借此机会,我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我想,新时代的青年应如此,内外兼修、拼搏奉献,以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迎接挑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如今山花烂漫、草木争荣,曾经的绝望和无助化为灰烬,滋养着神州大地。企盼全球抗疫早日取得成功。
——2019级硕士研究生 王玉珊
听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事迹报告会,思绪万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透过感人事迹看到了伟大民族精神,通过全民抗疫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优势,而在一批批青年人身上,更看到了担当和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此次抗击疫情中的战斗中,青年人更是用行动证明,他们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生,我们可能没有机会走上医疗救援的前线,但我们绝对可以站在建设祖国的一线。一方面,我们要不断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成为有本领的青年;另一方面,也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锤炼精神品质,时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青年力量。
——2018级博士研究生 张强
沈宁医生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也是北京大学国家援鄂医疗队和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高级专家组成员,在接到命令当天便奔赴武汉,奔赴一线。在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专业的力量和沉静的力量,更为真实地体会到了这一英雄战队的“出征”和“战斗”,没有过多的思虑和考量,更多出于对自身工作的尽职尽责,出于为祖国需要的不畏担当。沈宁医生毫无疑问是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英雄、先进者、逆行者,为援鄂抗疫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我想她从未抱有英雄之心来投入其中。而是作为一名医生在祖国需要之时挺身向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治病救人,用“三米阳光”温暖病人。而这一切,需要的更深厚的积累、沉淀和勇气、信念。我们虽然无法像沈宁医生一样救死扶伤,却理应向她学习,不断增长工作本领、积累智慧能力,能够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自己的岗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如此,才能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2019级博士研究生 杜贝慧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成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展现了首都高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使命担当,树立了新时代的典型榜样。马院学子将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精神和“五四”青年节寄语精神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新时代建功立业的栋梁之材。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