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8月15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南华大学联合主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专题研讨会在南华大学召开。
“疫情下的中国和世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专题研讨会在南华大学召开
研讨会现场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十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在南华大学参加线下会议;线上会议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累计有7000余名专家学者在线观看。
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高山指出,面对抗疫“大考”,我党领导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优异答卷,一方面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刘书华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为湖南省思政课教师与国内思政课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疫情下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学习交流机会,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开幕式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报告指出,激发和释放师生的深层力量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要充分释放思政课教师创新创造活力;要激发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内生动力;要形成思政课主导性主体性统一的动力叠加效应;要构建思政课育人效果的评价激励机制。
大会主题发言第一阶段,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高山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邓卓明教授等人分别以《疫情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守正创新》、《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四种能力》等为题做了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第二阶段,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刑国忠教授等人分别以《大学疫情防控思政专题慕课的设计与实施》、《新冠疫的网络舆论走势及启示》等为题做了主题发言。
此次研讨会,现场专家分享了疫情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思想碰撞、深度研讨,加强了各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展示了各校马克思学院学科建设水平,对于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质量和水平、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重点马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嘉伟)
[ 责编:董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