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9月5日,纪念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两周年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全国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20余位专家学者,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通过线上线下,探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理论问题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指针。”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闫文浩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民族复兴的教育担当,充分体现出执着坚定的人民立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精深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直击问题的创新意识和笃行担当的实践指向。闫文浩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深刻思考和交流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刻思考和交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
探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聚焦思想理论热点难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通过线上进行主题报告。她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探索要围绕大学生所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紧抓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这两个基本层面,注重紧密结合文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紧密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重点和学术专长,突出深耕教材、创新内容、讲清理论、投入感情等四个基本要求。“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离学生更近,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更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把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引入教师的专题研究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探索,在教学相长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王易说。
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晓伟教授表示,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之中看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史、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史之中的理论地位和原创性贡献。任晓伟认为,在当前的思想理论课建设实践中,技术性的“教”掩盖和遮蔽了价值性的“育”,导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识模糊化。对此,要坚持用中国历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滋养理论视野,坚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审视教育本体论问题,坚持知识教育基础上的价值塑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认同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范畴。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博表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因此,要将认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结合起来,让有信仰、有情怀、有道德的人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书写面向日常生活空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着力塑造有利于学生认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以认同为导向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当前,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对此,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方立江教授表示,要基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中重塑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切实培养德体智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有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讲政治的重要抓手。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彦智教授表示,要以“树‘五观’讲‘两论’促团结稳边疆”为目标导向,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品牌创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和唯物观、无神论,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矢志不渝加强民族团结,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入各民族教师和学生的血脉。
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保证。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丽娟教授表示,由于新疆地域、民族、宗教问题的特殊性,使得新疆的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反分裂斗争的重要阵地。张丽娟教授认为,新疆的长治久安根本在教育,新疆的教育发展根本在坚持党的领导。要牢牢把握“党领导一切”的生命线,着重解决党的领导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新疆教育发展的绝对领导,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追求。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力波教授认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的科学内涵,就是要统筹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其实现系统性、协同性、顺序性、前进性相统一。对此,要以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课程目标、标准、内容一体化,教材编写、审核一体化,教学方法、评价一体化。
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马忠智表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就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要从“八个统一”的认识框架中理解“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理论功效,以统一性为重点,以多样性为难点,以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为关键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形式与内容、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新、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科学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进行,会期一天。下午十位与会学者发言交流后,还将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合作发展与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
此次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