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理论教学)

“名师大家讲党史”第9讲 | 徐焰少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历程及其传承的红色基因

2021-03-29     来源: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 中心办公室

“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
第9讲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蔡奇书记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任务部署,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全国高校师生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活动的通知》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使广大高校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3月24日下午15时,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承办的“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第9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讲。国防大学徐焰少将应邀作题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历程及其传承的红色基因”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易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现场参加学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学生党员通过中心直播平台参与线上学习。活动受到广泛关注,网络直播和学习思政课app总浏览量超10万。
讲座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会见了徐焰少将,并向徐焰少将赠送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卡。徐焰少将回忆了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求学时光,对近年来学校建设发展的杰出成果表示由衷赞叹。杜鹏副校长感谢徐焰少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向徐焰少将简要介绍了学校的近期发展情况,并欢迎他常回母校看看,继续为学校建设发展献计献策。
授课中,徐焰少将运用丰富的案例和史料,逐一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个阶段上领导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奋斗历程:党在成立后,坚持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理想出发,成功走上了发动工农的正确革命道路;在革命战争岁月中,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形成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建立人民政权之后,人民军队经受住了新的考验,保持了军队的优良传统,完成了“两弹一星”等伟大建设成就,取得了平定西藏、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一系列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斗争的胜利;在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中,人民军队在坚持人民战争传统的同时,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强军道路,迅速发展壮大;在新时代,人民军队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讲解过程中,徐焰少将着重指出,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内容。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彰显了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彰显了改革创新的伟大力量,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彰显了革命纪律的伟大力量,彰显了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这六个“伟大力量”不仅是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也正是我们需要传承的红色基因。最后,徐焰少将强调,只要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永葆初心,坚守我们的红色基因,就能够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王易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她指出,徐焰少将回顾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的艰辛历程,描绘了一幅我们的革命武装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准确凝练并系统总结了人民军队所传承的红色基因,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与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与这份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紧密相连。徐焰少将的授课,政治站位高,历史视野广,理论层次深,现实关照强,对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政治站位、理论站位、时代站位,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用忠诚和实干去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自2020年7月起,“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已邀请多位名师大家,围绕“四史”推出系列网络公开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学生党员可以通过中心直播平台参与线上学习,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中录入的手机号码验证即可登录。
直播平台链接:http://jds.bjcipt.co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学习思政课”APP下载地址:http://www.bjcipt.com/xxszk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应用)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