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9月29日,清华大学举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及专题研讨班。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和总结讲话。
过勇代表学校对学生工作系统的各位师生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班要总结过去一年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探讨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谋划新一学年各项重点工作。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好发展、创新、改革、减负、正风五个方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为手段。过勇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二是推动主题教育全覆盖,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四是平衡好全覆盖与减负的关系,五是关注就业引导,六是强化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委学生部副部长徐冉、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梁君健、团委书记王睿先后作工作报告。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刘知远分享了针对AI助力分层分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的探索与思考。未央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张景宇交流了强基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经验。
培训期间,与会人员结合校系工作实际开展分组讨论,深入探讨了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10月8日上午,武汉大学在李达故居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红色思政课”,校党委书记黄泰岩、马克思主义学院梅荣政教授和罗永宽教授共同为学生授课。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党委副书记楚龙强,党委宣传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档案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黄泰岩指出,李达老校长与武汉大学有着不解之缘,在李达故居举办“行走的红色思政课”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他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李达老校长在武汉大学任职期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强调李达老校长为武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黄泰岩特别提到,李达老校长深刻认识到强大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大学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先后创建马克思列宁主义夜大学和马列主义教研室,用理论武装广大教职员工,对武汉大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黄泰岩强调,要以这次“行走的红色思政课”为起点,继续做好时代红色校史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应用工作,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体悟李达老校长“坚持真理,不屈不挠,身体力行,万世师表”的光辉一生,继承、发扬他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努力成长为新一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梅荣政教授深情讲述了他在武汉大学求学期间现场聆听李达老校长授课的场景和有关李达老校长的所见所闻,赞颂了李达老校长极为可贵的自立思想和开创精神,勉励在场学生要全面传承好、弘扬好李达老校长的高尚品格和科学精神,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罗永宽教授结合李达故居“立志救国”“建党功勋”“漫漫求索”“主政珞珈”“懿范永存”“薪火相传”等展厅的实物和史料,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李达的革命活动历程和主要理论研究成果。他还从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专业视角出发,为学生推介了多种有益的学术切入点,鼓励学生研读《<矛盾论>解说》《<实践论>解说》等经典著作,大胆尝试相关学术研究工作。
授课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徐嘉鸿副教授和2024级硕士研究生曹原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情况分享了学习体会。
据悉,“行走的红色思政课”是学校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将持续开展“行走的红色思政课”教学,创新课程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好学乐悟的主体性,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分层分类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结合重要契机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思路、举措和挑战。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席劲瑛、能动系学生组组长张扬、数学系学生组组长徐宁、地学系研工组组长俞乐、工程师学院学生办主任安云龙、机械系团委书记刘琦炜、电子系研团总支书记江笑然分别结合分组研讨成果作交流发言。
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组组长、研工组组长、团委书记、研团总支书记和党委学生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校团委、学生社区中心等部处教师近300人参加本次培训研讨,通过理论学习、论文撰写、专题报告、主题讨论、交流发言等环节,进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共识、锤炼本领,为新一学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