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转换论析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是关于社会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发展成果的逻辑呈现,建立在唯物史观、社会实践以及社会主体能动创造基础上的话语叙事,揭示了文明形态的一贯性和多样性、文明存在的相对性和叠加性以及文明进化的阶梯性和累进性。资本主义文明的发生具有自身特色,东方社会文明的进路和思想基础带有更多的区域特征,东西方文明的走向都与世…

2020-10-16

【文萃】从《共产党宣言》看恩格斯对创立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

      恩格斯与马克思不约而同地叩响真理的大门,共同创立了唯物史观;与马克思共同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之起草党纲。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概括了“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并根据实践的检验论证了其真理性。   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59年,当马克思经过15年的研究,在…

2020-09-28

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即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超越旧哲学的根本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完整性、自由性和全面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人的发展的愿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想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时代,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思想前提在…

2020-09-09

主义化体系化大众化时代化科学化: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

恩格斯称马克思为天才,自己顶多是能手;而马克思则“把自己看作是恩格斯的学生”,[1](p.119)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2](p.410)不可否认,恩格斯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支撑了马克思。正如麦克莱伦所指出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成就作出过极大的贡献——不仅是在经济上和感情上的支持,而且还对马克思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发生过巨大的影响”。[1](p.135)作为“现代无产阶级两…

2020-09-09

马克思如何看待劳动的价值

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惧艰难险阻的奋斗下去。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青年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青年科学的劳动观,促进他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马克思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是人满足自己生存和生活需求,使自己获…

2020-09-08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哲学大众化的贡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之一,晚年的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缅怀恩格斯的这一历史性贡献,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马克思哲学的体系化和原理化 如何使马克思哲学转化为广大民众的“学养”和“教养”,继而为蓬勃发展的工人阶级运动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首要的问题在于将隐匿在其哲学…

2020-08-25

研读经典著作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传播马克思主义,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下简称“经典著作”)是必做功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加强…

2020-08-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突出亮点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关系我国思想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对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领导思想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

2020-08-04

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转向”

“政治经济学转向”对于马克思一生思想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大学期间的专业是法学,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哲学研究,还特别重视历史学习,这些构成其思想起源期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资源。之后,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政治经济学转向”,从而以深刻的资本批判确立起其在哲学界的卓越历史地位,这也是18世纪以来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于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转向,恩格斯…

2020-08-03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