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文本、意义与现代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它“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注1)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1828—1900)认为,马克思…

2019-09-02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史研究

近代学科意义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著注重借鉴西方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因深受传统学术的影响,研究的重心仍然是中国学术思想史。胡适191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按近代学科体系研究哲学思想,开创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新范式。“五四”运动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启了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生产关系角度切入研究的马克…

2019-08-29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要善抓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要善于抓住根本,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2019-08-28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逻辑进路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批判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分析批判各类错误社会思潮中发展、壮大,从而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的放矢地反驳错误社会思潮的主要观点,旗帜鲜明地指出其根本症结及实质所在,更在分析批判中进行了自身理论的建构与创新,实现了破立结合、批判性与建设…

2019-08-26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提升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

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有思考上的冷静成熟,才有实践上的一往无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应走在前列,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增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光荣传统与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把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和学习作为党的建设…

2019-08-23

解答历史之问 人民之问 实践之问 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既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要求我们从理论与实践…

2019-08-21

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不仅能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可以让我们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这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推动工作非常重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好研究、加…

2019-08-14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自信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应是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使马克思主义永葆其实践的指导力。 2003年,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四个方面的概括:“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

2019-08-05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帮助大家更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从今天起,《解放军报》将陆续刊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系列谈”,敬请关注。 ——编 者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2019-08-02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