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犹如壮丽的日出,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照亮着世界和中国,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开辟了人类历史、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新天地、新纪元。历史和现实一再验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马克思主义何以行的特质 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具有真…
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特别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性问题以及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问题的深刻阐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创造性理论贡献,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新的时…
探索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重温马克思正义观,在理论上可以有效回应各种正义观特别是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挑战,维护和巩固主流价值观,在实践上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利益分歧。应将马克思正义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联结起来,构建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正义维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
世界历史思想作为集中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特质的学说,以不断揭示时代特征为依托,对世界性的变化与发展予以科学考量和唯物史观解读。然而,当前对马克思这一思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首要在于对世界历史思想的核心内容的识别和把握不够准确,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世界历史的理解存在误区;另一方面反映出理论与现实未能有机结合,进而造成了对这一思想的泛化理解,遮蔽了…
摘要: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推动力,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使得马克思能够在特定社会科学形式中构建一种切中“现代的特定现实”的哲学新形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到《资本论》及其手稿在特定社会形态中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不能理解为一种从普遍到特殊的“推广”和“应用”式的演绎推理,而应理解为从一般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上升到…
制度建设是政治学、行政学经久不衰的话题,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学、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作出战略部署,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命题和任务。此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中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正确认识历史,就要坚持正确党史观,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在乱云飞…
宇野弘藏反对将马克思的理论视为教条是对的,但如果这种反对是由于他本人对于马克思的理论的不理解并把这种不理解自以为是地视为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和贡献则是不对的。宇野弘藏认为,他能够看到马克思去世后的资本主义,就使他能够或有可能超越马克思,这也是不成立的。事实上,马克思去世后,伯恩斯坦、考茨基、卢森堡、普列汉诺夫等人都没有超越马克思,反而从不认为马克思…
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兴起以来,资本主义的演进就是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不断循环往复的历史,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称之为商业周期,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将商业周期中持续时间较长的深度经济萧条或衰退称为“经济危机”。纵观18世纪晚期以来的历史,经济危机像幽灵一样一直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周期性爆发。随着凯恩斯主义倡导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在各国的实施,…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