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坚定制度自信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不断思考和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治理国家的问题,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续深入思考和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逐渐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 党的十…

2021-03-15

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明治维新之后,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思潮开始大量传入日本。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达到顶峰,出现了以日本共产党为核心的行动派、以社会批判为己任的左翼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派。在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马克思主义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出现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对日本马…

2021-03-15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四个自信”的深度同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概念。其中,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而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1-03-11

新发展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形势、重大意义、特点规律、重点内容、方针原则等的深刻认识,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战略性、创造性的思想观点和实践要求,为新发展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导。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规律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

2021-01-25

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实践探索与光辉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律依据。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立我国的国体、政体和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各方面重要…

2020-1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百年研究历程与经验启示

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已走过传承与发展的百年历程。文本编译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学术队伍和专业平台的不断拓展,以及自觉性本土研究与开放性国际对话的良性互动日趋频繁,无不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文本阅读和思想阐发是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两大基本向度,研究方法的自觉反思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趋向…

2020-11-17

人类解放的人工智能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呈现出学科一体化发展趋势。学科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层次优势就越突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之间,最重要的交汇点就是人类解放。系统深入地研究人工智能和人类解放之间的关联既至关重要,又适逢其时,这其中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探索。 人工智能的劳动效应 在传统观念中,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工作…

2020-11-12

马克思主义与激进主义的界分

  从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再到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激进主义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土壤。但马克思自1843年起,即与包括以赫斯为代表的激进行动哲学以及激进民主主义做了界分,此后,经新唯物主义暨唯物史观的形成到《共产党宣言》,对左翼激进主义的批判一直是一条重要辅线。《共产党宣言》之后马克思主义的走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主…

2020-11-09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4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深圳等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既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也铸就了敢闯敢试…

2020-11-05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