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思想的时代意义

  列宁的资本主义理论由于把握住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所以也就开创了一个理论新时代。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列宁在继承第二国际诸多理论家思想基础上所确立的帝国主义理论范式,所发现的资本主义新的历史阶段的结论并不是一个旧时代的思想遗产与古董;就哲学贡献而论,列宁当时出于政治实践需要恢复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与观点…

2020-11-02

从《帝国主义论》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历史充分证明了《帝国主义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帝国主义论》,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列宁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学术界普遍把1898年美国为争夺殖民地而发动的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之间的美西战争,作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帝国主义论》写于1916年,距离美西战争仅仅过去18年,列宁能在《帝国主义论》中…

2020-10-29

社会主义与和平:欧洲历史语境中的考察

  在欧洲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平主义”的定义总是依赖于一定的背景。19世纪以来,这个大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无法完整地阐述这些变化,只能列举19世纪80年代至今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例子,以此来说明问题。这种历史的回顾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我们通过一个长时段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如…

2020-10-21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现实困境与中国化超越路径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毕塞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下的多数原则》一文中最先使用“协商民主”一词,他认为,美国宪政“既要限制大众多数,又要使多数原则有效……即调和这些明显矛盾的意图的关键,存在于制宪者建立‘协商民主’的明确意图之中。”此后,伯纳德·曼宁和乔舒亚·科恩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协商民主的内涵。20世纪9…

2020-10-21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必定胜利充满信心,同时他客观地指出,苏俄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他主张采取渐进的、温和的措施使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他领导苏维埃政权实施了对全体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和措施,主张在工业企业实施“计算和监督”的措施,主张在苏俄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等。为了保障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他主张…

2020-10-20

【文萃】虚无主义的三个深渊:以马克思批判施蒂纳为核心

      马克思对施蒂纳虚无主义的分析批判,足以延续到并串联起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虚无主义的忧虑性分析,他们一同揭示了现代虚无主义的三个深渊。   一、缺乏根基的新神,没有形体的幽灵   在传统印象里,启蒙批判是揭示、解构神灵的,启蒙必定导致无神论。但在施蒂纳这里却不是这样。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

2020-10-10

马克思哲学的科学形式

       21世纪初以来,部分学者痛感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与缺失,试图从实践哲学的立场来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一方面突破传统哲学研究的局限;另一方面激活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并促进中、西、马三种思想资源的良性互动,以确立一种真正切入中国现实的理论形态。这种努力的方向与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

2020-09-14

新中国史学习教育重点是“四个讲清楚”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不同侧重面展示了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足迹。其中,党史可以说是侧重政党层面的发展史,新中国史是侧重国家层面的变化史,改革开放史是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层面的创新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则是侧重马克思主义思想层面的实践史。   仅就新中国史…

2020-09-02

向国际社会展现生机勃勃的真实面貌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走在了抗日的前列,成为抗日的先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毛泽东指出,此后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要“动员一切力量”,就必须加强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全面抗战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了解有限,制约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2020-08-24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