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路径探析

  历史记录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盛衰兴亡,是其根脉所系、魂魄所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世界社会主

2024-09-27

守正创新,展现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深

2024-09-27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时代在不断前进、事业在不断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止。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不断在实践基础上继续推动理论创新

2024-09-27

【王易】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近日,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并且明确指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2024-09-27

马克思国家观出场的总体面相——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探讨

伴随马克思早期社会政治思想研究的勃兴,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下文简称《批判》)视为克罗伊茨纳赫时期马克思国家观出场的文本符号,已经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在揭櫫黑格尔理性国家观伪善实质的过程中,马克思跃

2024-09-27

实践走到哪里,理论研究就跟进到哪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编写一部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著作不容易,因为这一历程记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最具生命力和实践特色的内容;编写一部反映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全部历史进程的著作更不容易,因为马克思主义170多年

2024-09-27

历史逻辑与未来视野:中国共产党对外话语和叙事体系建构的学理…

争取对外话语权,构建对外话语和叙事体系,向外界传递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既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前提,又是中共形象国际化塑造的重要保证。2021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

2024-09-26

北京市建筑工人调配及其制度探索(1951—1954)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以城市为工作重点、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推进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劳动力调配制度得以建立。所谓“调配”,指的是在用人单位之间分配劳动力的行政行为,包括招收增量劳动力与调剂存量劳动力。因为这项工

2024-09-2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