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树立精准思维,特别强调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精准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最为根本的是提高工作针对性。针对性解决好了才能够真正增强实效性,才能推动思政工作实现新的质的飞跃。解决针对性的问题,关键是要树立精准思维,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策略和理念在各层各类高校得以全面深化和贯彻落实。上海市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顺应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
扎实开展“学习筑梦”行动 推进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 吉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李晓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特别报道·吉林篇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吉林省以“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生态,开辟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境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性转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调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推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创新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促进信息优化配置,建构思政工作新模式,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18]第60期总第140期),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品牌栏目“青椒论坛”进行报道。这是教育部思政司第二次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工作进行报道。 中国人
日前,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2018年第11、12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在上海开班。学员普遍反映,要着力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要继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各地对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效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