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法治

警民一家亲 为民见真情——彭阳县公安局草庙派出所民生服务侧记

2016-12-22     来源: 人民法治网     作者: 未知

2016年12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草庙乡周庄村村民万效伟、杨平广等村民走进草庙派出所,手捧着一面绣着“警民一家亲,为民见真情”的锦旗,民警接过沉甸甸的锦旗,为民服务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没想到我的建议,派出所还真较真了,立竿见影,不到一个月草庙乡10名无户拿到了户口簿,小杨俩口子怎么说都要感谢咱们派出所,我也凑个份子……”万效伟打趣的说着。
站在万效伟身边的杨平广只是憨厚地笑着,杨平广身后的妻子李兰轻轻地搡了一下杨平广,凑到前面抢过万效伟的话头“杨所长,打心底儿的感谢,没别的就是这面锦旗,您收下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您看看我想出来的几个字合适不。说实话我孩子多,家口大,耕地少,四个孩子三个在家出生没证儿,我盘算了一下,到银川做亲子鉴定就整大了,咋说都得五六千元,我地里一年的收入都搭上了,这次上门鉴定才花了两千多元,我还准备联系那天做鉴定的几个人想都来呢……”这位山东姑娘李兰的宁夏话说的还真是个标准。
在2016年10月份,在草庙派出所的警民恳谈会上,万效伟说“现在没有户口办啥都难,我们村的杨平广四个孩子三个没有户口,我在草庙乡各村盖危房,听说我们乡还有没户口的孩子呢。”就这一句话,所长杨培昌深感内疚,全国在开展无户人员整顿工作,我们步伐没赶上,会后杨培昌带队开始走访各村,深入农户家中摸底,辖区竟然有9个孩子没户口,最大了都12岁了,他翻阅最近办理户口规定和新出台的入户政策,没有出生证的必须办理亲子鉴定。杨培昌为民办事总是雷厉风行,他上门彭阳县妇幼保健院寻找方便群众的“捷径”,答复还是必须做亲子鉴定才能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在彭阳县妇幼保健院牵线搭桥下,宁夏鼎实生物鉴定中心如约而至,上门为村民做DNA鉴定,没想到消息传开,11月2日全县10个乡镇24名孩子先后来到草庙卫生院做了DNA鉴定,随后几天还有老百姓的电话咨询鉴定的事儿。特事特办,为了让群众少跑路,派出所开通绿色通道,所长亲手调查完善手续,从建议到孩子家长拿上户口簿不到一个月时间。
在接下来的座谈中,杨培昌所长深有感触地说:“这锦旗我们不该收,派出所就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没户口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证明咱们派出所也失职,没有完全掌控社情民意,社会摸底调查工作要从头开始,只有我们完全融入群众才能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前几天,我在彭阳县大城小事上看到咱草庙派出所为草庙中心学校留守儿童送温暖,我家亲戚娃穿上那个棉衣太合身了,他爸妈都没那么操心过孩子,草庙的街坊邻居都夸派出所做得好,心里总是想着老百姓。”草庙乡周庄村村民陈耀荣高兴地说着。
民警在草庙中心学校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看到该校开展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子”工作措施,萌发了派出所该为留守儿童做点啥工作的想法,周例会上民警杨治军提出联系爱心爱人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提议后,所长杨培昌当机立断说道,“这是件得民心的事儿,我们必须做得好。”12月2日草庙派出所联手彭阳县仁顺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韩志军和彭阳县昌运加油站祁荣章两位爱心人士,为草庙中心学校28名留守儿童捐赠价值6000元的棉衣、手套等生活用品,并为拾金不昧的好少年冯宽奖励500元现金和衣物。捐赠活动中,草庙派出所所长杨培昌表态今后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落实“一帮一结对子”措施,并为留守儿童提高法律帮助和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号召让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我曾经是彭阳县公安局的警风警纪监督员,和公安机关打交道机会多些,近几年我们派出所在保护老百姓合法权益上做得很好,服务民生是咱派出所的亮点工作。”万效伟做了多年的彭阳县公安局警风警纪监督员,也是农民企业家,这几年常在各村子农户中建造、改造危房窑,与老百姓接触的多,万效伟的一席话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接待群众上,草庙派出所杨培昌所长总是要求民警必须做到“把老百姓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来做”,在窗口服务上,必须做到热情、耐心、细致,不管什么原因和老百姓发生争吵都是我们工作人员的错,因为民警的粗心造成群众跑冤枉路,必须给群众补偿来回路费,微笑服务,满意服务就是我们草庙派出所的风格,从根本上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草庙派出所曹川警务工作站成立半年来,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上成效明显,该工作站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微信朋友圈,在社会治安防控上、在安全防范上、在法律政策宣传上不拘一格,开创了派出所“微警务”模式。该站成立半年来,公众号关注人数300余人,发送宣传信息120余条;微信朋友圈朋友380余人,互动在掌控社情民意,收集有价值信息10余条。为走失老人找到了回家的路,为走失羊群找到了主人,曹川警务工作站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好邻居”。
针对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特点,特别是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调处和预防现状,矛盾纠纷反复发生,调而不解现象突出,近3年中,其中有两个当事人(邻里纠纷)三年中司法所共调处8次,还有一对当事人(夫妻关系)三年中尽然调解了12次,有好几个当事人都有几次调解记录。为此,草庙派出所着手建立矛盾纠纷预防机制,邀请了司法所负责人、部分村干部和有威望的群众代表座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分级调处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了矛盾纠纷反复发生和激化,实现了矛盾发现的早,化解的了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年来,草庙派出所做了大量的求真务实、体恤民生的工作,收到了实效,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些工作先后被《人民公安报》、人民法治网、《宁夏日报》、《固原日报》、《彭阳县政务网》等1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刊登、转载80多篇,草庙派出所的关注民生在行动,优质服务暖民心活动正在延伸。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