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我们要贯彻…

2019-11-11

把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搞好主题教育的根本遵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第一批主题教育取得重要阶…

2019-11-01

人民群众是推动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

2019-10-31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我们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要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2019-10-29

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我们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要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2019-10-28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的“现实的人”意蕴

唯物史观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论,是认识人、理解社会、解读历史的科学思想方法,构成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一、何谓“现实的人” 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的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有生命的人”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既批判了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思辨的抽象人学论,又扬弃了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类”人学观。马克思唯…

2019-10-25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变迁与战略选择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最具中国特色的世界话语,也是中国面对全球化新进程提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针对这一方案,西方各国态度迥异,这实质涉及到他们如何理解中国崛起后对世界的态度。到底是“中国霸权”引起新一轮的世界战争或动荡,还是“和平崛起”推动世界新一轮的发展,是各方持有的争论焦点。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理解,就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来看,…

2019-10-24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激发蕴藏在人…

2019-10-23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意义与现实要求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平衡沿海工业和…

2019-10-22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