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是20世纪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为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方面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也给予现代社会一些重要的启示。萨特文学作品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戏剧,萨特的很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作也都以戏剧的形式流传至今,其创作的剧本很多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一、萨特的境遇剧及其形成 萨特是西方戏剧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深受法…
围绕马克思正义论展开的学术争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界的热点景观,其争论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将“正义”理解为与一个时代的生产方式相一致的事实判断,还是从规范意义上做出的应当与否的价值判断。毋庸置疑,马克思反对超历史的道德评价,反对资产阶级道德意识形态和道德说教,其正义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前提。因此,他明确反对吉尔巴特所谓的“自然正义”、蒲鲁东所…
1982年罗国杰教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出版,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产生。罗国杰教授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依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道德,确定共…
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下,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解和阐释,可以从价值哲学的维度展开。 一、价值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自信问题 价值哲学蕴含的视角和方法为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参照。 (一)…
读《初心:重读革命精神》随感 政治行为取决于以政治行为、政治情感、政治理想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团体持续活动的内在基因,是一个政治团体区别于其他政治团体的重要特征。 政治文化与特定政治团体所属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与特定的民族精神关系密切。只有勇于承担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敢于顺应民族发展的时代需要,善于…
当今社会科学在价值中立和自由的掩盖下,为既定的实际利益和无形的传统意识形态价值服务,其根本问题在于没有足够的批判性。批判意味着发现局限性和实现超越的可能性,是所有描述、因果分析和科学解释内在的与不可或缺的要素。 批判的社会理论应当是当代社会科学的三大哲学取向之一,另外两种是分析的-经验的和解释的(现象学-解释学)方法。对于解释和理解的方法,老一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并进一步指出,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聚民心是把握好统一…
任何科学思想都是对时代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人类所处时代的本质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基本问题,直接决定着人类生存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那么,当今人类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本质和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当今世界的基本格局是怎样的,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解决人类问题的出路何在,等等,这些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做好经典著作编译这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