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中拓展思政课教学新空间

【知与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建立起“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的新形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目的。 面对挑战,高校思政课要迎难而上 思政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课程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核心课程、关键课程和灵魂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

2020-05-11

在战“疫”中提取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素材

摘 要: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高校更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夺取双胜利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命运共同体教育,引导学生“明大德”;二要做好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守公德”;三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严私德”。以立德树人的奋进之笔答好疫情考卷,与党和人民一…

2020-05-08

疫情之下,云端之上,思政课教学的再思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了实体的课堂,没有了面对面确认的眼神,一网牵两端,老师在这端、学生在那端,建在云端的课堂,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恐怕是所有课程面对的一大挑战,而思政课尤甚,因为思政课的讲授除了内容的逻辑和严谨,更要有情感的联结,并以此配合缜密的教学设计,使课程呈现出强烈的带入感,层层牵引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思想碰撞…

2020-05-07

在防疫大考中答好课程思政建设这道题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进课程思政,我们需要做好较长时间以常态化思维进行社会调研、在线教学、学生工作、教材编撰等各项工作的准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环境下,坚持底线思维,积极运用新技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统筹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和教材建设。要在统筹的基础上精确配置资源,教务部门应以成果为导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

2020-05-06

打造接地气的线上思政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刻认识到抗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体育资源优势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将疫情防控素材转化为深刻而鲜活的教材,转“危”为“机”,全力推进信息化时代教学改革创新,让“云端”里的抗疫思政课更接地气,全力支持配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思政课要把学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

2020-05-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政法院校思政课中的教学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理论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理论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指引,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高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这就要求,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基地,…

2020-04-23

增强针对性 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摘 要]高校思政课的改进与加强事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通过增强针对性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途径。围绕学生,不断增强吸引力;关照学生,不断增强感染力;服务学生,不断增强说服力是新时代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针对性;亲和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教育方针,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2020-04-22

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辨析与体系创新

[摘 要]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高度理解实践教学的关键概念“实践”入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组织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介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挖掘大学生实习见习的价值塑造功能,从而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

2020-04-21

疫情防控:一部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惊心动魄,先在武汉发难,随即席卷全国,病毒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疫情防控明确了思路、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给全党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当前,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人民群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全国上下“一盘棋…

2020-04-17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